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鞍钢:扩大投资要重视下好两盘棋

  专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

  扩大投资要重视下好两盘棋(热点评析)

  用好4万亿政府投资 积极引导调动民间投资

  本报记者 尹晓宇

  增加财政赤字,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以“4万亿”投资计划为主力,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保八”路线日渐清晰。而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未来两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怎样的状况?“4万亿”政府投资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能否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为此,记者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进行了采访。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激增

  问:今年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有评价说,“4万亿”新增投资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据您判断,未来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会是怎样的规模?

  胡鞍钢: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九五”时期(第一次扩大内需时)是13.9万亿元;“十五”时期翻了一番,上升到29.6万亿元;按照这一趋势,“十一五”时期应当再翻一番,至少60万亿元。实际上,2006年到2008年的3年时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41.9万亿元。

  由于2006年到2008年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十一五”时期7.5%的预期增长率,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为了扩大内需,“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可能达到85万亿元。

  我保守地估计,今明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5万亿元,其中,今年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比2008年增长20%左右,2010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万亿元,再比2009年增长20%左右。

  发挥“4万亿”杠杆作用

  问:“4万亿”只是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中的一部分,在经济复苏中,“4万亿”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胡鞍钢:“4万亿”投资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政府需要提供服务的公共领域。从目前公布的投资计划调整的信息来看,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投资,从原先的1.8万亿元降到1.5万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投资则从3500亿元下降到2100亿元。而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则从原先2800亿元上升到约40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从原先400亿元大幅增加到15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从1600亿元增加到3700亿元。投资重点锁定在关注民生、关注“三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同时,也关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按今明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万亿元的规模测算,“4万亿”占其中的 8.9%,其中中央政府投资仅占到2.6%。因此,只靠这“4万亿”或者中央的1.18万亿元是远远不够的,它主要是起到杠杆作用,主要用于民间无法投资或无力投资的领域,目的是引导和调动民间投资,而不是挤出和阻碍民间投资,扩大内需真正的发动机是企业和私人投资。

  创新中国特色融资模式

  问:“4万亿”能否稳定投资者信心,带动社会投资回暖?

  胡鞍钢:我认为做到这一点,是有条件、有潜力的。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剩余国,2008年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9460亿美元。 2007年银行存贷差为12.8万亿元,而2008年进一步增加到15.8万亿元,占当年GDP比例的50%以上。这就需要各类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千方百计地为中小企业和居民购房、购车提供金融服务,来消化这部分存贷差,并转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早已从国家投资主导模式转向社会投资主导模式,政府不断从经济建设性、竞争性领域退出,精力主要集中于公共设施,企业和社会在固定资产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改革前后的“五五”时期(1976-1980年),国家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占到57.5%,居于主导地位,自筹投资及其他投资比重占34.5%;“六五”时期(1981-1985年),国家投资比重为21.5%,自筹及其他投资比重上升到58.9%;到“十五”时期(2001-2005年),国家投资比重降至5.1%,而自筹及其他投资比重达到71.8%。到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高达84.8%。市场主体的投资成为全社会投资最主要的来源。因此,扩大投资,主要是扩大社会投资。

  因此,我们不只是要下好一盘棋,更重要的是要下好两盘棋:一是使用好当前的“4万亿”,二是千方百计挖掘社会的富余资本,调动社会投资,实现今明两年45万亿元的投资目标。

  所以,在扩大投资方面,我们要通过“公私合作”、“以公带私”,创新中国特色的融资模式,充分发挥私人、市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在投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的混合投资机制。具体来讲,就是中央引导、地方响应、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对外开放。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