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息人士称中国增持美国国债是无奈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02:23  四川新闻网

  本报记者 王镇江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8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5410亿美元,比7月份增加223亿美元,创今年以来月度增量之最。

  接近外管局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增持美国国债是一个无奈选择。“持有其它币种资产风险可能更大。”该人士称,全球金融风暴之下,中国现实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增持,“但会就增持的具体细节与美方进行磋商。”

  截至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突破1.9万亿美元,2万亿大关已在眼前。由于中国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而美国金融危机前景难料,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称,中国外汇储备正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他强烈建议“慎买美国国债”。

  安全性第一

  上述消息人士称,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主要是从安全性和流动性角度考虑的。同时这与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有密切联系。

  他分析,虽然美国经历了金融危机重创,但从目前的结果看,欧盟受损更严重。仅就双方救市规模看,欧盟总计划超过2万亿美元,而美国仅8500亿美元,欧盟财政赤字将来可能更严重。欧元对美元前期有高估,现在已在走低,未来可能跌得更厉害。日本长年经济低迷,也不是好的投资对象。

  从产品种类选择看,黄金本身价格波动比较大,安全性差。黄金交易大多并不是现货交易,且购买量大时不易操作。该人士称,“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外汇投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国际市场关注,买什么,什么价格都要涨”。此外,从流动性看,黄金显然不及美国国债。购买石油目前可能是个好时机,但它属于战略物资,大量购买容易引起其它国家的猜疑,造成国际纠纷。更何况,石油价格波动很大,投资石油未必满足安全性原则。

  从现有外汇储备结构看,多配置美元资产也在情理之中。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外贸顺差主要是对美国,美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占有很高比例(超过2/3),“从币种结构匹配要求看,多配置美元资产是必要的。”

  联合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晶表示,由于市场恐慌认购者增加和美国降息因素,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震荡下降。记者查阅当地时间18日美国国债收益情况发现,除1年期国债价格与收益比略有微升外,其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余永定指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损失是肯定的,现在要争取的最好结果是不出现大面积的违约。“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不要轻易再买美国国债了”。

  他分析,美国救市需要投入的资金将不下1万亿美元。要筹得这些资金,不外两个途径,一是大发国债,二是大印美元,无论采取哪一种,受损的都是债权国。“购买越多损失将越大。”他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被动局面。

  国债和股权投资双管齐下

  10月18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论坛上,多位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危机下半场可能击垮一批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宋鸿兵称。而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可能是长久性的,“这个冬天可能不太冷,但这个冬天可能很长”。他提醒不要对美国经济明年复苏报太大希望。

  与会人士提议增加对美国的股权投资,减少美国国债投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校长华生认为,美国财政赤字目前已经创近年新高,为救市大举国债,赤字情况仍会增加。从美国目前出口情况看,形势亦不容乐观,长期看美元贬值无疑。他建议对外汇储备结构进行大幅调整,将国债资产尽快转变为股权资产。

  一国有大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副总称,目前市场价位很低,股权投资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目前各大行都在密切关注。但他指出,股权投资风险仍然很大,一是很难准确摸清美国问题金融机构的家底,二是中国银行业人才储备不足,并购后不见得能选出合适的高管去运营管理,稍有不慎,可能得不偿失。从操作上目前也存在一定障碍,美国对外资并购其金融机构规制非常严格,而且在政治上有很在抵触情绪。

  不过,他强调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的必走之路,“谨慎并不意味着就不会股权投资”。对于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他建议购买美国国债和股权投资同时操作。

  今年9月,中国银行收购法国罗希尔银行。在入股条款中双方协定,如果罗希尔银行在交易期间“发生违约或具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中行则有权终止投资者协议。“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股权投资要有相应的机制锁定风险”。上述全球金融市场部人士称。(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报道:

    争议中国应否增持美国国债

    中金哈继铭建议中国应购买美国国债 且越早越好

    美国国债钟破位失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