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日关系何以柳暗花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3:34 《环球财经》杂志

  中日关系正处在攀山登顶、不进则退的费劲关头;须脚不停步、再攀高峰。为此,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对“战略互惠”内涵的认识

  文/ 陆忠伟

  2006年10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启动对中国的“破冰之旅”,给两国政治关系的沉闷局面画上了休止符;翌年春天,中国总理温家宝回访日本,化冰融雪,巩固了双边关系的转圜势头;2008年元月,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飞赴中国,踏雪迎春。经两国高层的不懈努力,目前的中日关系确已进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的新阶段。

  2008年春季,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时隔十年之后访问日本,从而推动搁浅多年的中日首脑互访机制走上正轨。两国关系这种春回大地的局面,与小泉时代“政冷经热”的格局相比,颇有柳暗花明之感。正如福田首相所言,“中日关系迎来了春天”。

  双方努力 双轮运转

  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与中国对日政策内涵的战略思维及世界眼光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日本政局变动引起的外交思想与人事布局调整。换言之,日本决策层在对亚洲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回头看”后,做出了客观、理性的调整。

  从中国方面看,中共十六大确立的外交思想,鉴于日本兼具发达国家与周边邻国的双重属性,将其定性、定位于“关键”与“首要”的战略位置。中共十七大继承、发展了十六大外交思想:提出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等政策思路。从中可以解读出对日外交思想的连续性、稳定性、积极性。

  从日本方面看,一年多之前,安倍为扭转小泉外交对美一头沉、对亚一手软、对华一根筋的局面,闪电式访问北京,颇有思想地提出让中日关系“政治”与“经济”两个车轮强力运转,成效明显。福田入主永田町后,提出了对美与对亚“共鸣”的平衡外交思想,并在对华安全、经贸、文化、环保领域的合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滤安倍渣滓 得吉田真传

  有媒体点评说,福田的治国之道与小泉不同:小泉是“动”的领袖,追求“轰动效应”;福田是“静”的领袖,追求“务实稳重”。

  从源头上说,福田内阁对华外交的积极面,源于战后坚持“和平宪法”及“轻军备”的“吉田路线”。由于吉田茂长期为相,这条政策路线及其坚定贯彻者被戏称为“吉田学校”。“吉田学校”的“学员”因而被贴上“鸽派”标签。从吉田茂算起,该路线的代表人物有池田勇人、佐藤荣作、宫泽喜一等原首相。福田康夫的派系渊源是福田赳夫派。老福田曾出任佐藤荣作政权的外务大臣。从这点看,福田父子也算受到“吉田学校”的真传。

  从福田当政几个月看,其在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转型方面不提修改和平宪法,反对行使集体自卫权;否定安倍激进的“摆脱战后体制”路线。在外交政策上,强调“坚持日美轴心”关系,注重“联美入亚”,将美亚两大外交轮子一起推。实际上,其外交思想流淌的是“吉田路线”脉管的血液。

  不容否定,安倍执政伊始提出的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打开了中日关系大门。但安倍外交的另一面旗帜——“价值观外交”(基于“普遍价值”,以日美同盟为基础,与澳、印、欧等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加强合作),具有构筑对华隐形战略包围网的地缘政治意图;从而成为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障碍。

  福田内阁接过了“战略互惠关系”这面旗帜,滤掉了其中的渣滓。无疑,这将进一步推动中日双方更好地运用战略思维,找到打开未来发展之门的钥匙。

  攀山登顶,不进则退

  站在高处看风景,中日关系发展的起伏才能一目了然。

  笔者记起南岳衡山玄都观的一副楹联。该观因居山之半,亦名半山亭。半山亭联云: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笔者想说的是,“步百里者半九十”。中日关系正处在攀山登顶、不进则退的费劲关头;须脚不停步、再攀高峰。为此,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对“战略互惠”内涵的认识。

  首先,是要进一步缩小关于“战略”这一概念的歧见。在中日21世纪委员会上,日方委员也曾与笔者讨论过诸如战略思维、战略文化的问题。中方有代表性的看法是,思想文化是战略的底蕴,战略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条件下所形成的思维特征;它深刻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中日作为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两大典型民族,围绕战略思维与战略文化,尚需进一步求同存异。

  其次,是要围绕如何充实“互惠关系”献计献策。可以说,“互惠关系”即“双赢关系”。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中国和平发展给双边关系带来的现实利益、长远利益、潜在利益、共同利益、关联利益、区域利益。在实现双方首脑互访之后,两国势将进一步在经济上开展相互合作,安全上加强增信释疑,环保上协力推进。

  同时,要预见到,在台湾、领土、东海油气田问题上短期内取得突破的难度;以及中日综合国力对比“擦肩”阶段、两国关系“更年期”特有的“病症”。对此,既要在思想上做到“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加强危机管理;又要在行动上官民互动、政经互促、战略互信,全方位发展。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初夏》诗句。正值春夏之交的中日关系更需要无数燕子衔泥筑巢,辛勤劳动。笔者所服务的新一届中日21世纪委员会,为两国关系止跌回暖而欢呼雀跃,并为如何进一步推进双边关系发展而沉思谋划。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中日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