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货膨胀威胁中国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4:38 《董事会》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尽管政府一直在说比较好,但实际上,无论是固定投资过快、信贷增长过快、进出口贸易增长过快等问题基本上没有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内房价上涨,国内经济过热的格局在进一步强化

  文/易宪容

  国家发改委2007年11月14日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10月份的房屋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9.5%,为2005年7月中国扩大月度房价调查范围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10月份房价涨幅高于9月份的8.9%。涨幅居前的包括,深圳房屋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9.5%,北京上涨15.1%,宁波上涨14.9%。最近数据显示,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依然很快。今年1-10月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已达26.03万元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已达到3.5万元人民币,信贷增速已达17.66%。9月底外汇储备达到14336亿美元。这些数据说明,随着巨大的贸易顺差、快速扩张的银行信贷不断给金融系统注入流动资金,中国两大资产泡沫的风险正在加大。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内两大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也创新高。2007年10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7.2%;食品价格上涨17.6%,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对于这一数据,尽管仍然处于高位,但是,在早几天网上信息就预测,10月份的CPI会高企。比如,有民间研究估计表明10月份的CPI会高于9月份的6.2%,甚至于有人估计10月份的CPI会6.7%以上水平。因为,10月份中国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3.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同时,发改委的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10月份,36个大中城市去骨牛肉、羊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2.72元和14.52元,分别比上月上涨2.0%和3.57%,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1.74元,比上月上涨11.54%。还有,除了大规模工业制品之外,资源价格的上涨对CPI的压力正在日益凸显。也就是说,不仅PPI作为一个先行指标,价格上涨开始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去了,而且CPI上涨已经成了一种趋势。

  正如央行2007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的那样,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价格上行压力已经越来越大,管理层及市场不得不密切关注。但是,就当前对CPI的理解来说,仍然存在严重的分歧。也就是说,对当前国内CPI高低,主要存在两种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目前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这不仅在于2007年以来CPI同比上涨幅度持续扩大。比如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4.1%,而且是后一个季度比前一个季度高,比如第一季度上涨为2.7%,第二季度上涨为3.6%,第三季度上涨为6.1%。另一种观点认为,2007年以来CPI上涨最直接和最核心的是食品,如6-9月份,食品价格对CPI贡献度分别为85%、91%、93%,而且非食品价格涨幅及波动率都小于2005-2006年。也就是说,如果扣除食品价格的上涨,那么2007年的CPI上涨是不值得太担心的事情。

  其实,对于目前国内通货膨胀,并不在于它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来认识。因为,就目前国内CPI来说,不仅存在统计指标体系的问题,而且市场显示出一种通货膨胀上行的趋势,显示出通货膨胀预期在强化而不是在减弱。

  正如我一向指出的那样,中国式通货膨胀就在于国内CPI指标体系缺陷。在这样的CPI指标体系中,如果食品价格不涨或上涨幅度小,那么中国CPI是不会涨起来的。这里既有CPI统计的权重问题,也有CPI统计分类与基数问题。因为就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品与消费结构来看,居民最大的消费应该是居住类消费及教育及医疗消费。但是,就目前CPI统计指数来看,这几类消费不仅所占权重低,而且其基数小,甚至于许多价格上涨快的消费品根本就没有统计到CPI中去,从而也就出现目前几年来的“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格局。

  比如说,对于发展了几百年的美国这样的住房市场来说,其居住类消费在CPI中所占比重为42.7%,在欧洲许多国家也在30%以上,但是在中国其比重则仅有13%,而且其居住类消费基数严重与居民消费实际支出不相符。如从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城镇居民居住类消费仅人均为904元〔而居住类消费包括了房租(自购房者也算虚拟房租)、水电费、物业费、取暖费、房屋维修费等于住房有关的费用〕,与居民实际居住消费相差十万八千里。

  按道理说,市场越是成熟,居民居住类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就越低,反之,房地产市场越是刚发展,特别是像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十年,居民居住类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就越高。因为,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初期,居民住房购买在新制度创立时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从而使得居民的居住消费费用快速增长。但是,在中国,这种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反映到政府统计CPI指数体系内。也就是说,由于价格上涨较快的部分没有反映在CPI中,那么目前所公布的CPI指数就无法真正反映居民消费价格变化的压力。

  还有,尽管按照现有CPI体系,CPI水平在6.5%时,仍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因为,无论是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来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基本上把通货膨胀的目标值确定在2%水平上。比如说,2001-2004年,8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而新兴市场国家中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基本上在3%-3.6%的范围内。对于中国来说,从1998年起,中国经济就处于一个通货紧缩之期,因此,当通货膨胀率一旦超过2%时,就应该十分警惕。特别是当通货膨胀率连续几年超过6%以上时,那么这已经说明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进入高风险的区域了,而不是有人所认为的,目前国内通货膨胀上升仅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而食品价格上涨具有周期性,国内通货膨胀过高在短期内可以调整过来。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国际油价,还是黄金及其他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比如粮食及矿山资源品),都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国际油价已经上升到100美元区间了。而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定会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特别是石油产品,其传导到消费品上更是明显。而国际上许多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并非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而是几年来美元价格快速下跌。从2001年7月6日到2007年11月6日,美元兑一篮子货币指数由121下跌到76,下跌37。而美元汇率下跌,必然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各种商品的快速上涨。可以说,尽管从2005年7月起人民币加快升值的步伐,但是人民币的升值仅是相当于美元下跌的升值,而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来说,基本是贬值的。有人认为,可以通过人民币的升值来改变目前国内通货膨胀上行的态势,我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只要美元贬值的格局不改变,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就是必然,而国际油价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一定会传导到国内商品的价格上来。因为,美元对国际其他货币贬值远远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尽管CPI上涨最主要体现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上,但是,实际上,从十七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及最近出台的不少经济政策来看,国内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共识,即国内经济失衡,比如国际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信贷增长过快,最为根本的原因还不是市场上表面的价格高低,而是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扭曲,而要素市场的价格过低,比如土地的价格、劳动力的价格、自然资源的价格及环境保护成本没有计入等,因此,要改变目前国内这种经济失衡的局面就得加速理顺这种完全扭曲了要素价格机制,就得通过市场及税收制度来改变目前这种要素价格过低,来调整整个国家经济失衡。因此,从这样一个大的格局来考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要素价格的上涨是必然。而要素价格的上涨也一定会带动相关产品上涨,带动下游商品价格上涨,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期内不可改变。

  再说从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来看,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就在于两大资产价格(股市与楼市)快速上涨。可以说,国内价格的上涨先是从资产价格上涨开始,然后再传导到与资产价格上涨相关的产业,比如这些产业的产品上涨及工人工资的价格上涨,并由这种价格上涨再传导到下一个产业。而后这种价格上涨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而反过来,食品价格的上涨又会进一步带动前端产业的价格上涨。这样,当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时,也就预示着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全面上升。也就是说,在目前经济格局中,只要两大资产价格上涨不改变,通货膨胀上行压力就不会改变。就目前情况来看,两大资产价格泡沫要在短期内挤压出来是不容易的,因此,国内通货膨胀就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国内通货膨胀的水平还与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关。所谓通货膨胀预期是指公众对通货膨胀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的一种事前估计。通货膨胀的预期对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将影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而通货膨胀预期的高低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受到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说,它可以受现实的通货膨胀率高低的影响,也可以受通货膨胀率持续时间、当前经济形势、当前宏观金融政策及公众相关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公信度等影响。因此,如何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成了不少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货币政策目标。

  就目前中国情况来看,无论是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还是经济形势总体过热,无论是通货膨胀率过高的持续性还是货币政策执行力度,都强化了市场对通货膨胀上行的预期。比如,最近发生在重庆家乐福门店踩踏事件,就是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上行的一个典型事件。

  前些时候重庆家乐福沙坪坝店在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中,推出了一个限时抢购桶装油的活动,对5升桶装菜籽油提供20%折扣,一桶油只要39.9元,而之前的市场价为50元左右。居民从凌晨4点钟就开始排队。4小时后,这家法国超市所在的购物中心开门后,踩踏事件随即发生,导致3人死亡,31人受伤。只为了每桶油便宜10元钱,代价是数十人的伤亡!

  该事件仅是表明民众为了贪图一点小利而趋之若鹜吗?或者说,这仅是一个简单的偶然事件吗?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这应该是中国目前通货膨胀高企的一个缩影。尽管目前中国大多数商品的供应十分充裕,但是,当绝大多数居民预示到物价水平会持续高涨时,他们必然会进入这种商品的抢购过程。过去一年,中国食用植物油批发价格大幅上涨逾40%。2007年10月份,其涨势有所加剧,北京超市的价格涨幅为每周3%左右。牛奶、猪肉和鸡蛋等其他食品的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导致整体年通货膨胀率可能要超过6%。

  居民对通货膨胀上行的强烈预期,表明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高企,如果说,我们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以掩耳盗铃式的方式来认为国内通货膨胀率不高,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特别是有些部门希望通过控制食品价格涨幅、通过少出台价格上涨的政策来稳定CPI上涨,实际的结果只能会南辕北辙。政府要做的是,如何来面对这种潜在通货膨胀上行压力,如何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正如央行发布的2007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国内价格整体上行压力较大,要密切关注国内通胀的风险。因此,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力度,是防止通货膨胀潜在风险关键所在。

  总之,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无论是GDP的增长,还是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进出口贸易等都是处于高位运行上。整个经济高位运行,已经吹大了两大资产价格泡沫,导致了国内CPI的高企。而CPI的高企,已经影响到广大居民的生活,强化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如果政府不采取强有力的政策,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格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