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年全球经济预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0:11 《中国商界》杂志
25年前,几乎没人能够想象,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增长。未来25年,亚洲大国的进展,将为全球带来许多新的机遇。 文/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30年的时候全球经济会是个什么样子?这一点没人知道。但我们可以思考,目前的趋势将把我们带向何方?同样,我们可以对一些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就起到了这种作用。该报告不仅有助于我们组织思路,还应该能让我们振作起来,鞭策我们做得更好。 过去的25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主义“沙堡”在经济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坍塌,全球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世行报告也指出:“自1980年以来,全球收入已增长一倍,自1990年来,已有4.5亿人口摆脱极度贫困,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为65岁。” 全球化进程也在迅速前行:1970年至2004年之间,出口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已增长一倍,达到25%以上;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融资总额达到了近1万亿美元。这些趋势的持续存在引人瞩目。此外,近来全球经济令人鼓舞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提速,南亚增长率以及东亚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 那么,2030年的时候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报告提出一个方案中的情形,假设政策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那么,这种情形可能被视为“一切照常”。 首先,全球经济的实际规模将增长一倍,而发展中国家的总产出将增长两倍,其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份额从23%提高至33%(以不变市场价格计算)。东亚、南亚和中东欧的人均平均收入将集中在那些高收入国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例如,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将从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9%,上升至42%。不过,非洲亚撒哈拉地区仍将远远落在后面。 其次,全球化仍然是一股驱动力量:出口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将升至34%;金融一体化趋势将继续,不过发展中国家仍将严重依赖国内储蓄;而技术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第三,在贫困和收入分配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消费低于每天1美元的贫困人口,将从目前的11亿减少到5.5亿,而消费低于每天两美元的贫困人口将从目前的27亿,减少到19亿以下。同时,贫困人口中非洲国家所占的比重将明显上升:到2030年,东亚和南亚在全球最贫穷的10%人口中将占30%的份额,低于2000年的60%,而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在最贫穷的10%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将从30%升至55%。此外,全球中产阶级(收入介于目前巴西与意大利平均收入之间的人)中有12亿人将来自发展中国家,高于2000年的4亿。 那么,哪些方面可能出现问题?明显的威胁来自保护主义对抗情绪、环境制约、流行性疾病或战争。 保护主义的源头之一,是全球化给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带来的下行压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担忧:中国和印度将逐渐主导全球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非熟练劳动力似乎在任何地方的表现都很糟糕,这一事实表明,目前作用最大的力量是技术而非贸易。同样,中国和印度的工资水平较低,是因为两国的平均生产力偏低。正如报告指出,其中原因之一是两国的制度仍不完善:出于该原因或其他原因,这个世界的“扁平”程度远远不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主张的那样。此外,这些大国的本土市场将创造新的出口机会。这些国家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989年至2004年间,中国实际工资的增幅为110%。 未来25年,环境制约或疾病似乎都不可能使全球经济停顿,不过它们可能带来局部性或暂时的困难。战争,包括动用核武器或生物武器的非对称性战争,似乎是一个更大的威胁,1914年至1945年那段灾难性时期就是例证。不过,战争也是一种难以量化的威胁。 不过,审视哪些方面可能发展良好也颇为重要。过去25年来,全球经济已展现出一种安然渡过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战争和地缘政治剧变的非凡能力。此外,虽然进程缓慢且通常难以察觉,但发展中国家的政策一直在改善,因为这些国家已经认识到,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融入全球市场经济有利于自己。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没人能够想象到,中国和印度经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增长。未来25年,或许非洲撒哈拉地区、中东和拉美将加入这一行列。亚洲大国的进展,将为这些国家带来许多新的机遇。 世行报告中提出的方案是:未来25年,发展中国家人均实际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3.1%。但世行也探讨了一种高方案,即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4.6%。到2030年,这将为发展中国家额外带来10万亿美元的年收入——将比方案中所预期的收入高出44%。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各国经济增长表现普遍好转,表明上述情形有可能出现。 要实现这种出色表现,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呢?直接的答案是:刺激目前落后地区的经济加速增长。我们的努力必须集中于以下方面:帮助这些国家获得其所需的安全、人力和其他资源、制度和政策。亚洲正在采取上述措施。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必须效仿。 一个稳定与合作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至少同样重要。世界经济已经表明,它能够经受住诸多的动荡。它甚至挺过20世纪的数次灾难:两次世界大战、一次冷战。但我们必须竭尽全力,避免历史重演,特别是在目前的核时代。人类能够理智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吗?是的。那么他们会这样做吗?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提出的重要问题。 (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