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创新当为实体经济筑堤与助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0:46 21世纪经济报道
全球经济遭遇不稳定的气候:美国是金融衍生品出现问题,次级债风波可能发挥“蝴蝶效应”,引发更多连锁的系统性的危机反应。与美国相反,中国最大的风险在于缺乏衍生品的金融机构过于依赖信贷业务,如果遇到经济的大起大落,金融安全可能受到冲击。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而言,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增长,但对目前的美国来说,次级债这类衍生品的不稳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面临风险,进而引发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而在中国,实体经济的结构以及增长却受制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这种狭窄的金融结构不仅无助于形成健康的经济结构,也为酝酿资产泡沫提供了温床。 在目前全球流动性的产品比例中,衍生品占流动性的80%。英格兰银行11月发布的报告称,全球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规模为0.7万亿美元,占190万亿美元的全球金融资产不到0.5%的份额,但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高达41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12%。基于弱美元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刺激了金融部门开发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相应的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金融“新玩家”快速成长。应该看到,这些产品更多的是一种过剩资本参与的游戏,只不过这次华尔街玩大了而已。 与之相比,中国并不存在过剩资本的可能,巨大的区域差异、贫富不均以及工业化程度较低,都意味着发展空间很大,资金需求很多,但中国却出现虚假性的流动性过剩,巨额储蓄不能投资于需要的地方,于是流向了资产市场。这主要是金融系统和产业政策出现问题,产业政策的障碍主要是对民间创业的抑制、重视工业而忽视服务业以及创新缺乏等,金融结构也是主要原因。 为应对入世挑战,此前的金融改革主要着眼于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疏于金融结构改革。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融资主要依靠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银行利润又主要来自于政府制定的利差,为改革保驾护航。目前,中国正试图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有助于分流银行的巨额储蓄资金,缓解银行的过剩流动性。应当看到,几乎所有改革都是以金融业利益为中心,而并没有更多考虑到金融业存在的目的是服务于实体经济。 所谓建立多层次市场主要是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即金融业“脱媒”的过程,而对于市场来说,表现在证券化。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同样存在结构性问题,即流通股太少。当基金业发展到3万多亿元规模之时,只有过少的大盘蓝筹的过少流通股可供选择,不得不被动投资,以至于大蓝筹已被基金集中持仓,造成蓝筹股价过高,如市场出现突发调整,容易引起基金逃跑不及而净值大跌,引发基民不满和赎回压力,酝酿金融风险。 由此可观,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是由于对股民、储户以及(非国有)融资者利益重视不够造成的,这种缺陷也是造成资产泡沫的主因。追根溯源,美国市场风险主要是金融家贪婪性造成,开放过头;而中国则保守有余,过于保护国企而不够重视正在成长的巨大市场利益。 在当下金融动荡和投机泛滥的时刻,任何为建立多层次市场而进行的金融创新产品,要么可能因为(相对股市)利润太低而缺乏市场;要么,可能制造更大的投机。因此,金融改革应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原,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而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并要从美国次级债风波中吸取教训,发达国家的衍生品不仅服务于实体经济,更服务于资本玩家以及其全球化“掠夺”,蕴含系统性的风险。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金融应首先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市场,这是根本不同。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