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通胀替代升值是巨大的冒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13:26 国际航空报
食用油涨价、肉食品涨价、汽油柴油涨价、天然气涨价,新商品房继续涨价……这些涨价,已经体现在国家统计局11月13日发布的数字中: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6%,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由此,价格上涨指数创造了近10年来的新高,中国老百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 和往常一样,很多普通人除了感叹“没法活了”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而对一些经济学者来说,这种涨价完全是意料中的事。他们反复指出,在中国商品出口和外商投资不断增长的经济赶超阶段,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如果人为压制汇率升值,经济当局就必须增发本国货币,用来购买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外汇,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从经济原理来看,控制汇率引发的通货膨胀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本国的物价上涨,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外币可以购买的本国商品和资源数量在减少,其效果等同于本国的汇率升值。也就是说,物价上涨和汇率升值之间,具有某种替代关系。 有人可能不信。他们说,在过去的两年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累计上涨了9%左右,但为何看不到汇率升值对物价上涨的抑制作用?这里有两个解释:首先,虽然物价上涨和汇率升值有替代关系,但如果汇率升值的幅度不够,就不能完全替代物价上涨,因此,就会看到两者并存的现象。其次,在过去的两年中,人民币到底升值了多少?表面上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9%,但除了美元之外,它对英镑、加元、澳元、欧元等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都在大幅度下降。从综合汇率来看,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变化很小,所以中国出现通货膨胀毫不奇怪。 进一步问:如果人民币确实升值,能够抑制通货膨胀吗?最新的物价上涨可以提供部分解释。在新一轮的物价上涨中,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食品原料上涨是很重要的直接因素。但从全球范围看,大部分国家对以美元计价的资源价格上涨并不担心,因为他们的货币汇率处于市场浮动,汇率上涨可以抵消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在过去几年中,西方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都已经大幅度上升。中国则不同,由于汇率僵化,只要以美元计价的石油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人民币计价的商品生产成本就会上涨,并推高通货膨胀。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没有区别,都是对市场扭曲的一种纠正。但从现实状况看,通货膨胀对民众安全感的冲击要大得多。在通货膨胀中,要避免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最重要的一点,是劳动者工资与物价同步上涨。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是企业的投资环境欠佳,个人创业不容易,因此,当企业持有货币量增加的时候,往往会投入房地产、股市等炒卖活动,而不是用于追加实业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果,就是现在看到的,资产价格泡沫愈演愈烈,但劳动者的工资却很难提高,其危险不言而喻。 岑科:知名财经评论员,曾与茅于轼共同编写出版《大家的经济学》等,国际航空报专栏作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