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医改方案脉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09:16 瞭望

  为建立一个惠及十多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各界对酝酿多时的新医改方案盼望已久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之一,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政策之中。为建立一个惠及十多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各界对酝酿多时的新医改方案盼望已久。

  八套备选方案描画医改框架

  

医疗体制需要改革,医改的成败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怎样改?什么样的医疗卫生体制才能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2006年9月,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和
卫生部
任双组长单位、11个部委(现已增至16个部委)参加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着手设计新的医改方案。

  去年10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了“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专栏,面向全社会征求对医改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的信息表明,人们普遍寄希望于新医改能够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够从体制上把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沉疴痼疾一扫而光,真正给普通居民带来实惠,让普通居民看病便宜一些、方便一些。

  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医改的方向:“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规范公立医院管理。”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据了解,新医改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显示了空前的公共性和广泛性。医改协调小组通过各种途径,广纳民间以及各方面学者的意见,听取不同声音。除国家发改委开通官方网站听取民意,医改协调小组还委托北大、北师大、

复旦大学、国研中心、世卫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等6家海内外非政府研究机构独立研究设计医改方案,以便为新的医改方案提供参考,并且这一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已增至8家。也就是说,有8套备选方案。

  由于改革的复杂性,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新医改方案至今仍在人们的企盼中。关于医改方案的细节内容,参与方案讨论制订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更是集体封口。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虽然是委托独立的非政府机构提出医改意见,但它既代表着理论界对医疗卫生改革的争论,背后也代表着卫生、社保和财政等部门意见的博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医改方案的最终出台还有待时日。”

  1996年改革方案未能成功贯彻

  “其实,关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话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199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于翌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应该说是当时指导中国医改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代涛教授认为,这次会议算得上是中国医改的重要节点。“而我们目前所做的很多事情还是延续了这个《决定》的基本思路。”

  代涛所说的这个“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部分内容,卫生界人士称其为“三项改革”。

  然而,这项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98年的大洪水,2003年非典爆发、蔓延以及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尤其是对医疗卫生事业本身的规律认识不到位和相关政策不配套,客观上延迟了这项改革的落实。在代涛看来,“更主要的是,有关方面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和现实利益,忽略了长远的根本利益,忽视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没有按医疗规律办事。”

  至今仍担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教研室主任的代涛,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务处长、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卫生政策研究和医院管理工作,曾多次参与医改方案的讨论。他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医疗卫生事业也不例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间、城乡间的各种矛盾和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及社会对医疗卫生的强烈需求,促使医疗卫生体制要进行综合性改革,这也是发展的必然。因此,“医改要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新的医疗卫生事业背景下讨论。”

  代涛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医疗机构具有公平、竞争、法制等基本特点,因此不能说医疗机构没有竞争;另外,医疗卫生事业还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特点。

  所谓公益性,代涛解释为“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所谓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指如果政府不建立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家财政投入补贴需方的部分有可能会被医院的过度服务抵消;另一方面是医疗卫生本身的一些特殊性造成的,如病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或者即使知道需求也无法自己满足等,这就为医院诱导需求提供了可能。

  在“政府主导”的问题上,代涛认为,“如果没有政府主导,无论怎么改革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正是基于这个理由,他认为在为公众建立医保的同时,国家还必须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在分析了英、美等国医疗模式后,代涛认为,中国的医改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绝不应脱离中国的实际而套用别国的模式。他强调,“医改应是对现有医疗卫生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而不应是一切从头来;医改必须坚持公平、效率、质量的高度统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