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紧抓不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0:13 解放日报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一论述说明,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未来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引擎之一,必须紧抓不放。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是实现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社会进步。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国民财富增加了,人们口袋里的钞票多了,就等于社会进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条件,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表现。但要真正把物质财富的增加,实实在在地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目标需要追求。 我们过去一直提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在,这一提法改变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改变,反映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对发展有了更为成熟的认识和更加科学的表述。 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强调的是国民财富总量的不断增加,也就是通常所讲的GDP增长;而经济发展,则是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国民财富的增加为物质手段,来推动实现更为广阔全面的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目标,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人民生活质量及社会生存状态的改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改进提高,社会各个方面关系的更加协调,社会人文素质和社会保障程度更加提高等。可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更加全面反映社会进步程度的概念,是一个有利于举国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概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内涵,就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是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当前突出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就是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二是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有效解决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多样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城乡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切身利益要求还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等问题。 第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在能力和手段,难点在方式和途径。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下大力气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拥有更多有助于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首要考虑的一项工作。十七大报告中称其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积极解决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如资源和环境消耗代价过大问题等。这一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有效改变,就与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制约机制不健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背后,又往往有着一些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利益格局。因此,有效调整利益关系格局,寻找到能够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方式和有效途径,是面临的突出难点。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要带头,率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转变。 第二,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有效解决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多样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和多重性。这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以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总的要求就是要大力推进多方面的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在推进统筹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实施统筹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方针,需要把各项统筹工作体制化、机制化,尤其要不断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公共服务机制。 总而言之,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最终效果,就是要达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要求和发展境界。(谢鲁江/中央党校教授)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