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与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14:30 金融时报

  作者: 童心 李立楠

  金融衍生产品开发是近几十年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后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长足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自由化及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进一步推动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兴起也推动了金融工程这门前沿金融技术的诞生,由此,各类新兴的非标准化的金融衍生产品也不断展现在人们眼前。据美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交易所期货期权成交量较上年增长19%,以利率、股票、股指、外汇等为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占衍生品市场90%以上。可见,国外金融衍生品因其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对市场需求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金融机构利润的增长点,也是投资者规避风险的不二选择。那么,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本文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对国内开展的利率、汇率、股指期货的发展及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作为衍生产品的商品期货,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发展史,其种类繁多,主要有农副产品、能源产品、金属产品交易。近年来,我国商品期货有了蓬勃发展,2006年排名显示在全球各交易所成交量排名中,大连商品交易所名列第9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名列第16位,郑州商品交易所排名第18位。相对于商品期货的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展还严重不足,基础比较薄弱。“虽然2000年开始已进行银行间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累计额超1500万亿美元。但以人民币衍生交易为例,现有人民币外汇掉期总额只有240亿元人民币,利率互换本金余额只有117亿。” 不过,当前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有着历史性的机遇。解决了

股权分置问题使得产品创新的基础得以稳固,修订《证券法》和《公司法》使得产品创新的法制环境得以完善,设立金融期货交易所为产品的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杠杆性,只需要部分保证金便可参与投资。这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并且金融衍生产品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具有高度的流动性,银行的会计制度无法反映随时变化的头寸。参看世界上由金融衍生产品带来巨大损失的例子,由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到中航油、中储棉事件,无不让人扼腕叹息,痛惜万分。怎样做好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便成为了一件头等大事。对于风险的管理,笔者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宏观管理分析

  宏观方面应看到我国的现有国情是金融业不够发达,金融市场不够健全,金融部门就业人数缺口较大,对于我国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一定要切合我国国情,决不可操之过急。中金所虽于去年已经成立,但金融期货却没能进行场内交易。因为场内场外交易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所以,场内交易的缺少直接导致了场外交易如银行间交易的冷淡。我们要做的是规范并刺激场内交易以带动场内外交易的共同发展。其次,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原则和良好的市场做市商制度,增加交易的透明度,不搞暗箱操作。应在相关条文中明确所有权转让型信用支持原则和终止净额结算原则。

  (二)微观管理分析

  微观方面管理应首先关注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2007年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已向本土银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土银行缺乏对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相关金融人才匮乏。目前本土银行采用的是先与境内企业交易再与外资机构平仓的做法。风险是转移了,但是利润也被拿走了。因此,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另外,对普通市民可进行引导性教育,通过开展

理财类讲座,给衍生金融产品培养出广泛的受众群体,慢慢稳固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基础。

  综合看来,衍生产品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也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应在目前的利率、

汇率类衍生产品的良好发展下,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作好铺垫。并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轨迹在合适的时机逐步推出互换、掉期类衍生金融产品。最后使得我国衍生金融产品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