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消费:趋向理性与绿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17:09 《小康》杂志
中国消费:趋向理性与绿色 2007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新浪网、唐楷调查等机构,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现场调查、网络调查以及读者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2分,比上年度的71分略有提升。《小康》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衡量中国消费小康指数。 ★文/《小康》 研究中心 尽管以猪肉等食品类价格上涨带动的居民消费价格大幅上涨,但是,多数居民总体感觉消费能力相比去年有一定程度提高,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也因此而提高。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对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市场的商品种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消费水平会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货币和信用的发展将创造新的消费方式,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信用所提供的消费便利。 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从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特征方面也对消费趋势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一个越来越讲究排场,越来越讲究阔气的社会中,消费很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人们更注重的是商品的装璜和制作技术,而非实用性;资本主义社会必定越来越走向奢移,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进入21世纪、正在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中国,其消费趋势表现出的特征与两位经济学家的预测出现某种暗合。 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处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消费领域日趋拓宽的转型时期, 消费观念偏向理性 《小康》调查显示,相比去年,56.4%的受访者认为消费能力有提高,24.5%的受访者觉得没有变化,19.5%的人认为不升反降。 尽管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消费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真正对自己的消费能力表示满意的人不到二成,将近四成的人认为自己的消费能力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超过四成。 调查发现,受访者的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相对集中在30%—60%左右。大多数的人们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62.6%的人从不透支消费,32.1%有时透支消费,仅有5.3%的人经常透支消费。习惯透支消费的主要是年轻人,这部分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受国外消费文化的影响较大,同时他们没有经历过“苦难”的日子,对积累财富以防万一的感触并不深。在25—36岁区间的消费者群体当中,64.7%的受访者表示会用一个月或更多的钱来购买喜欢的高档商品,而在18-25岁的群体当中,也有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透支消费;这些人对于奢侈品消费也大部分持包容态度。他们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的品质,同时他们也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有较好的预期。 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偏向理性,他们更认同量力而行、有计划甚至略有盈余的消费观。这种观念与我们国家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节俭和节制的国家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现阶段,我们国家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于是人们更偏向于储蓄,以备将来购买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之用。 奢侈性趋向国际化 根据《小康》调查结果,在每月的消费支出中,占比例最大的依次是食品、住房、交通、通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消费升级换代加快,消费档次不断提升,大部分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已开始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以居住、交通和通讯为代表的住行类消费,已逐渐成为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后的市场热点。特别是高收入消费者追求名牌汽车、高档住房、珠宝、名酒和旅游等奢侈品,高档消费行为的增多,对其它消费群体的示范作用也渐趋明显。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2〜2006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中,年均增速最快是汽车类(52.3%)、通讯器材类(50.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28.9%)、家电、音像器材类(18.3%)和金银珠宝类(17.4%)。 受访者还表示,应酬、教育、休闲娱乐、旅游占去了他们消费支出的相当一部分。近年来,服务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这是中国消费趋势的一个明显特征。 消费总支出中更多的支出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人们的消费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受访者认为经济实惠是重要的,但实惠又有品质更重要。《小康》调查显示人们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品牌效应,而在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比较中,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他们更偏好国外品牌,人们的消费有国际化趋势。进口商品的快速增长,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食品进口额达1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倍,饮料及烟草类进口额10.4亿美元,增长1.9倍。一些高档商品进口量大增,2006年全国小轿车进口量比上年增幅达54%,彩电增长2.5倍,手持电话机增长1.3倍,空气调节器增长59.6%。 绿色消费意识正在形成 绿色消费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更为理性的高层次的消费,通常指无污染、无公害、低耗能的节约型消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8.6%的受访者在消费的时候会有绿色消费的意识。在网络调查中,这个比例更高,89.7%的网民都有绿色消费意识。他们认为,绿色消费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汽车”、“绿色住房”等纷纷出现并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提出了绿色生活的概念:节约是最大的环保,少一些物质的欲望,多一些精神的富足,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然而,大多数的受访者也承认,虽然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真正转化为绿色消费的行动还有很大的距离。譬如,在就餐的时候依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基本不用环保购物袋;扔垃圾的时候没有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分;有时候也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有经济能力的还是希望买车代步…… 受访者承认自己做得不够,但同时,也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可以也应该做得更好。譬如,合理设置严格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商家供给环保型消费,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的观念……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已经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这将成为今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消费差距依然在扩大 当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消费趋势的变化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在城镇与农村之间有明显不同。换句话说,现阶段,中国形成了层次分明的购买力消费阶层,并且差距在扩大。 从消费总量看,2006年我国农村人口是城镇人口的1.3倍,但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仅为城市居民的48.2%。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2003年只有20.8%,2006年也仅为30.2%。 从消费结构看,2006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5.8%,属于小康水平,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达43%,属于温饱水平,其消费支出仍以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为主。如果再加上实物商品以外的文化、教育和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消费,城乡消费差距更加悬殊。 无论从消费的总量、结构还是质量上看,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落后10年左右。 问题不仅仅在城乡差距上,贫富差距导致的消费差距也是不可忽视的。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群体呈金字塔状分布,处在金字塔顶端的高收入阶层,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5%以下,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所进行的消费是一种富裕型消费;处于金字塔中部的中等收入阶层,恩格尔系数在38%左右。这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基本稳定,其消费正在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数量追求型向质量追求型转变;处于金字塔底部的低收入阶层,恩格尔系数达47%左右。 《小康》调查发现,从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变化情况看,引领高品质、新时尚以及奢华消费的仍然是高收入阶层。2006年,城乡高收入户的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6倍和2.36倍,人均消费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6倍和1.87倍。这是中国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他们被国际机构认为是未来奢侈品的主要消费者。世界因此预言,未来10年,中国内地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低收入户居民生活压力依然较大。2006年,10%的城乡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8%和33%,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2%和57.4%,收支基本相抵。食品支出用去了低收入户城乡居民家庭近一半的收入,加上居住、家庭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已经所剩无己。这一群体的消费质量相对较低,在调查中,他们对其消费结构的满意度也较低。 无论是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还是我们的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国内庞大消费市场最终要靠中等收入阶层来支撑、来体现,尽管目前这一群体所占的比重仍然偏小。按照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换算,国家统计局将年收入在6万到50万元之间的家庭列入中等收入家庭范畴。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能够计算出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家庭的规模,但有推算指出,符合6万到50万这一标准的人数可能达到8000万。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将占多数。 调查还发现,中等收入水平的受访者消费行为比较理性。他们讲究品位,追求时尚,还比较关注价格。另一方面,这一阶层近年来消费倾向也出现下降,平均消费倾向由1999年的80.4%降至2006年的77%。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耗去城市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的大部分财富,导致不少居民节衣缩食,紧缩开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需求。 总体上看,7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现在的消费结构是合理的和比较合理的,剩下22%的人认为还不太合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