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制造会取代中国制造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11:35 南方都市报
-在商言政之吴向宏专栏 几天前,汽车制造巨头之一尼桑公司的CEO卡洛斯·甘在东京汽车展上宣布了该公司的一项新战略计划:在经济较不发达国家推出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售价从3000美元起的廉价汽车。要制造这样低廉的汽车,人们一个自然的反应恐怕是:到中国去。然而,尼桑却选择了与印度的Bajaj公司合作。用有些媒体的话说,这是“跳过了中国,直接进入(人均GDP更低的)印度”。 正如很久以来,一直有人预测中国将在软件外包领域成为印度最大的竞争对手一样,也一直有人预测,“印度制造”将是“中国制造”的最大威胁。不过,这种纸面上的威胁,并不容易转变成现实。印度虽然和中国一样有庞大的低收入人群,但一直未能转化为有效的制造业低价劳动力,其中原因,包括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种姓制度遗毒尚存、政府缺乏连贯的引进外资战略,以及在我看来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即印度在制造业起飞阶段,没有像中国的香港和台湾那样的“境外”地区,能够向本土强劲输入制造业所需的资本和专业知识。 不过,中国的这些优势也许正在逐步丧失。来自台湾和香港的资本输入恐怕已过了顶点,接下来如果发生内地向台湾香港的大规模反向资本流动,我一点也不会奇怪。虽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旧大大领先印度,但印度依仗其过去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已经迈过了起码的门槛。政治日趋稳定,种姓制度在印度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已经相当淡薄。最可能对中国不利的一个因素,则是人口结构。 目前,印度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40%以上;而中国由于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18-40岁的适合制造业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已经显著下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高达10%且不断上升。有些国际媒体甚至把这种现象描述为“年轻的印度,暮年的中国”。这话固然对中国人很不友善,却不无尖锐地让我们面对这个现实制约:如果我们的劳动力优势逐步丧失,中国的制造业还能继续保持出口强势吗?“中国制造”会被“印度制造”取代吗?印度已经在金融、软件等服务产业领跑中国,其产业结构也优于中国,GDP的超过一半来自于服务业。如果在制造业上我们又让印度人后来居上,中国将何以自处呢? 当然,即使劳动力优势丧失,中国制造还可能有如下出路:第一就是建立品牌认知。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先入为主,总体上已经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如果在此基础上,又能就具体产品形成广受认可的品牌,建立忠诚的用户群体,则后来者将难以夺走市场份额。在软件产业,印度企业目前是领跑者,在欧美市场有很高品牌信誉,让试图分一杯羹的中国企业难以措手。在制造业,我们也许能反过来让印度人吃同样的苦头。不过,“中国制造”一直走的是代工之路,自主品牌不多。中国在世界上叫得出名号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靠个头大规模巨而出名,真正用市场手段建立国际品牌认知的例子不多,比起印度人来说中国人在这方面经验还真是不足。 第二就是通过产业分工而实现“锁定效应”,这样即使没有很强品牌,但通过掌握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也会让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生依赖。但是,目前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的基本是一个被动角色,所谓“中国制造”,关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并不在中国人手中,产业锁定效应有限。而要在产业分工中由被动化为主动,恐怕要靠很强的资本市场能力,通过对上下游的资本渗透、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并购来实现。恰恰在资本市场能力方面,中国被公认落后于印度。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一般企业制度的改革,金融业相对于制造业很不发达,这将让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争取主动的梦想难以实现。 第三条办法当然就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制造业的能力而立于不败。这条道路很符合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而且中国的研究开发实力、专利形成能力整体上说强于印度。不过,研究开发实力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制造业的竞争能力。金融体系不够发达将是一个制约因素,而另一个更严重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在不少人心目中,侵犯外国人的知识产权甚至是一种爱国行为。问题在于,侵权一旦成为习惯,很少会真的区分本国或外国。 有哲人说过:最高明的解决问题之道,是把问题本身解决掉。也许,答案并不在我们如何维持“中国制造”的统治地位,而恰恰是让我国怎样从对“中国制造”的片面依赖中解脱出来。也许,中国的经济、人口结构、生态环境和国际角色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续扮演“世界车间”,对中国无论是提升国内福利还是增强国际声誉方面都并无裨益。也许,与其费尽心机去和印度人在3000美元汽车的层次上肉搏,还不如设法在其他方面赚钱,而让印度人替我们生产汽车。只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将会要求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有更加激烈的革进。而在这方面,印度人恐怕不幸又已悄悄走在了我们前面。 (作者系国际商业顾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