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相关问题和思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00:38 金融时报
"信用评级与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获奖征文摘要 丁豪樑 自20世纪80年代信用评级业在我国诞生以来,评级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信贷市场信用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业务量和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征信、金融和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用评级业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评级公信力不强。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金融市场成熟度紧密相关,我国金融市场本身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这使信用评级在短时间内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区分金融产品信用质量差异的功能,从而影响其公信力的建立。同时,信用评级行业和信用评级机构本身的发展也处于初期,评级质量的提高需要时间,评级结果的检验也需要时间。当前我国信用评级业不是简单的个别评级机构的公信力不强,而是整体行业的公信力不强。 2、核心竞争力不足。业务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信用评级业同样如此。例如在美国,穆迪、标准普尔的业务集中在资本市场中的债项评级,A.M.Best公司对保险公司评级独树一帜,Lace金融服务公司专长于金融机构评级,Egan-Jones公司则专为机构投资者服务,这种差异化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各个评级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评级机构则是“通用型”的,不管什么评级业务,传统的或者新推出的,几乎所有的评级机构都表示愿意并且能够承接该项业务,这种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评级机构缺乏真正的拳头产品和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没有真正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某种产品的评级方法。在实务中,甚至出现过将信贷企业评级指标体系略加修改后即用来评价债券、短期融资券的情况,不同评级产品之间的差异化被抹煞,这显然不利于评级机构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评级机构市场声誉的建立。 3、评级增值服务缺乏。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为增强其生命力,已经从最初的鉴证服务,逐步发展到“3E”、“5E”审计,注册会计师通过与管理层的沟通、提供管理建议书等多种途径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增值服务。评级业也一样,例如安然事件之后,国际评级机构分别开发出新的产品,以提供增值服务,如惠誉公司、标准普尔公司推出的挽回率评级、公司治理评级等,穆迪公司推出的财务报告评价、流动性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评估、表外评估等改进服务产品。相比之下,我国评级业目前的产品还比较单一。评级机构囿于数据库、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在增值服务上还进展缓慢,或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提升评级服务水平的思考 我国评级市场外部法律环境日益完善,评级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评级机构应抓住发展机遇,练好内功,迅速提升评级服务水平。 1、强化评级质量管理。首先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要加工出具有市场公信力的评级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必不可少。一般来说评级机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评级产品质量控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基本的业务操作规范、标准的业务流程、严格的评级委员会定级制度等;丰富的数据库,包括自身长期积累或外部获取的基础数据库;科学的评级方法,包括多种模型的预测和检验。 其次要加快分析人员知识体系建设。评级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的过程,要对债务人偿债能力做出公允的评价,评级人员需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服务不同,资信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并没有专门的国民教育序列来培养,尽管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但课程的设置、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依靠评级机构自身加强分析人员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依靠行业协会开展业内评级技术交流合作,以及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培训,从而推动评级分析人员知识体系的建设。 2、提高评级产品的供给能力。要树立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评级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要培养和树立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不断丰富和扩大为投资者服务的内容,包括建立自选评级商品超市、投资者定制产品、主动评级等。 要构建研产销互动机制。市场是评级机构存在的前提,因此评级机构需要对市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针对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究,通过评级产品的技术开发、产品创新以及特定评级对象的标准参数制定和修正来满足评级业务的需要;在具体的业务操作方面,机构(主体)评级、证券(债项)评级以及征信产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对象和评级要求,需要有专业的评级人员、采用不同的评级技术和方法开展业务,满足评级的要求;而客户管理、对外合作、产品营销和投资者服务等职能则需要市场开发部门来承担,并根据市场的反应和投资者的需求对技术研究和业务操作进行引导。 不同的信用评级机构应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开发、技术研究、业务操作良性互动的机制下,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开发出既符合投资者市场需求、又有国际竞争力的评级产品,从而提高评级机构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产品供给能力。 (作者为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