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MF中崛起的力量:让新兴经济体分担更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04:52 经济观察报

  安士莲

  美国次级债市场今夏的那一场金融寒流,在令华尔街丢尽颜面的同时,让新兴经济体从此扬眉吐气。

  “请允许我指出一个讽刺的现状,以前在金融系统治理、标准和准则上堪称楷模的国家,正是如今金融问题肆虐到要危及全球经济的国家。”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Mantega)在10月22日结束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说。

  10月19日,G7集团的财政部长们、央行官员们以及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的经济学家们集聚华盛顿,参加例行的G7财长会与世行年会。今年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是:新兴市场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以及世行、IMF在抵御危机时的监督作用。

  正是两个月前美国次债市场的金融风波让人们将责备指向发达经济体,而把赞许投给了在抗击这场危机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新兴市场。

  “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稳定因素,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即将于本月底卸任的IMF总裁拉托(deRato)表示。

  美国财长鲍尔森则在会议上用数据证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目前为全球经济成长做出了一半的贡献。新兴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其增长速度为工业化国家的两倍。

  而日本财务省副部长远藤乙彦(OtohikoEndo)也认为,“将来,新兴市场将继续支撑全球经济”。他认为这次金融风波之所以得到控制,部分是由于美国、欧盟及日本等成熟经济体具有坚固的经济基础,更是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强有力的内需。

  而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则扬眉吐气。印度

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 (P.Chi-dambaram)说,“我们敦促发达经济体采取恰当的措施,使金融市场全面恢复正常,并让世界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既然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要求在全球规则制定中更高的地位与更多的发言权,也就成为题中之意。

  美国财长鲍尔森认为,是时候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了,“他们要求得到更大的发言权也是合理的”。

  IMF称已就需要增加整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票数达成共识。并在上周末商定,增资总规模应为10%左右,并确定将基本票至少增加一倍,以维护低收入国家的地位。

  但是新兴市场还想要更大的发言权,“任何没有诚意的结果,仅仅是简单的修饰,都会引发对IMF团结力和合法性的质疑,”曼特加声称。

  新兴经济体在稳定全球市场波动方面表现出色,让原本应该担负起这项责任的IMF和世行备受指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IMF和世行曾经是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坚。而现在,因为向它寻求紧急贷款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两个机构正将自己的定位转为监督机构和知识银行。

  南非财长曼纽尔说,“美国不应该蔑视IMF,美国拒绝接受IMF的建议让人质疑IMF的存在”。但是他还说,“如果只因艳阳高照就烧掉你的雨伞,那就太疯狂了”,言指IMF和世行存在的绝对必要性。

  “就像无法禁止

地震一样,我们不应指望通过加强监管,就不会再爆发危机。基金组织治理结构改革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拉托认为,IMF应该更有效的担当起“无情的说真话的人”,和成员国官员建立更高效的对话。而有效的监管是防御金融危机的第一步。

  远藤也认为在今年夏季的市场动荡中,IMF本来能够发挥更活跃的作用。但是远藤也表示,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执行委员会还未就新兴市场危机防范工具的细节达成共识,他对此表示遗憾,并认为IMF应该做更多的努力,考虑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想法,尽快建立一个“用户友好”的风险防御机制。

  众多国家对6月份通过的新的监督决定向工作人员和执董会表示祝贺。拉托这样描述,“这项新决定是30年来对监督框架的首次大幅调整,是首份全面的监督”。

  鲍尔森认为在一个固定

汇率和灵活汇率共存的世界,IMF如何有效监管成员国的汇率政策至关重要。他说,“IMF工作人员要挽起袖子,负责更深入的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缺乏有意义的监督,治理和管理改革不过是摇空铃。”

  对此,经常因汇率问题而备受美国攻击的中国则提出了异议。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说,IMF在成员国没有全票通过的情况下,在6月份通过了双边监督决议,他对此表示遗憾,并称IMF应该尊重成员国选择本国汇率机制的自主性。基金组织应该加强对发行主要“外汇储备币种”国家的监督,以此有效的促进金融稳定及经济繁荣。

  而泰国财政部长察隆坡·素桑甘(ChalongphobSussangkarn)则表达了较为中立的看法,认为IMF应该加强其监督机制,但是应该 “一锅端平”,2007双边监督决议仍有待考察,在监督时,还应该考虑各个国家的不同汇率机制、视具体情况以及各个国家面临的不同挑战,“过分关注汇率并把它当做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变量可能会没有成果。”

  尽管各方对世行的角色和作用有如此多的批评,世行行长佐利克仍然认为,“世行的鼎盛时期还没有到来”。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