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企转型与民间资本崛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4:36 中华工商时报
-邓耀波 民营企业的崛起历程,是随着国家政策逐步的放开,由草根、自发到自主的独立成长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三项特点。 民营企业三大特点的优劣性分析如下: 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部自身特点的优劣势消长、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修为与对外适应能力的培养,是民营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养生关键。所以,民营企业的转型,必须从内部调整和对外调整两方面入手。 内部调整,关键在于文化因素的导入 企业的常规发展,是从机会主义式的做生意开始,逐渐转为有流程、有标准的规范化经营,然后上升到有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制度化阶段,最终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发扬光大。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需要按照上述规律来进行转型调整;大到成功的民企如海尔、华为,小到成功的科技创业公司,无不把企业文化的建设放在首位。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主流人群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执行力度、产品水准与服务质量、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也是团队凝聚力、创业精神和发展动力的源泉。企业文化的形成,源自企业创始人、经营者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目标的认识,对于团队的期望和对于社会的使命感。在小的企业,通常是领导者的言行表率创造企业文化,大型企业则是通过制度来形成企业文化;而好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企业就有望进入“超常规”的发展阶段。 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就是企业文化先行,以文化为底蕴,突破企业常规发展的程序———以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制度的建设,依据制度来保障企业的组织活力、规范业务流程和产品服务标准,进而推动成长、实现生意的兴隆。 简单归纳如下——— 常规发展:生意———规范———制度———文化(传统民企成长之路) 超常规发展:文化———制度———规范———生意(现代企业壮大之道) 对外调整,关键在于文化因素的导出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难以控制的,但对外政策的调整却是可以由企业自己把握的。民营企业家如果在内部建立起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却不能将其与外部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对接和互动,那还只能算是内河行船,难以扬帆出海、争雄天下。企业发展的境界,不光是要做大,还要做强,更要做久。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地。历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因素,除了自身衰变以外,很多情况下是环境巨变造成的。所以,民营企业家必须学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就是从时势看趋势,把握时代机遇、灵活调整战略;高瞻远瞩,就是善用“天下纵横”的战略分析方法,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推行实施的重要一步,就是在产品和服务输出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的对外输出———公共关系。民营企业的公共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政府关系———摆正位置,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国有经济主导下的从属经济成分,必须有清晰的定位意识;在促进国计民生发展、为国分忧、为国争光方面要有所为,对于官商勾结偷挖墙脚、损公肥私等等则要有所不为。历来官府是生意人的毒品,红顶商人的前车之鉴应该记取:与政府要保持密切关系,而对官场则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2)公众关系———端正姿态,有所求有所不求。 作为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是足以自豪的;但是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千万不要自以为鹤立鸡群、就顾盼自得,当知“天外有天”。对于企业的声誉(企业形象、社会贡献)要有所求,而对个人虚名(富豪榜、慈善榜之类)要有所不求。即使做了慈善贡献也须低调,不可当作广告吵吵嚷嚷;行善若要人知,不如去落后地区办学兴医、扶植创业、努力增加就业率。 (3)内部关系———修正角色,有所取有所不取。 民营企业家创业成功,虽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却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切不可自比公侯,纵奢靡之欲、存世袭之心、当守财之奴。须知帝王也无万世家业、富不过三代却是古有明训;布衣蔬食益延年,勿令子弟成纨绔。为企业和家族的百年大计,应取良师园丁的育才之道、吐哺报效的赤子之心,不可效纸醉金迷、鸡犬升天的取亡之道。(25G4)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