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社会学的春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23:54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陈小莹

  10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华灯齐放,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七大隆重开幕。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许多社会学专家都在荧屏上收看到了胡锦涛的这一重要论述。

  "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协调,社会发展还落后经济发展很多,"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遐龄在评价17大报告时说,"希望社会建设的步子能迈得更大一点。"

  自从十六大后,中央新领导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以来,社会学研究在中国快速升温。今天,从十七大报告展示的社会建设蓝图中,社会学家们看到了自己毕生从事的研究事业的远大发展前景。

  社会学春之声

  2007年夏季的一天,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应召来到一位中央高层领导人工作的地方。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位领导人把他领进自己的书房,两人畅谈社会学话题。

  "我们谈了一些广泛、宏大的话题,甚至一些哲学问题,"几个月后,周孝正向记者透露说,"包括五四以来的科学与民主话题,在谈话中我表达了一个意思:科学的特质是用来'求真'的,而不是用来'求善',应当发展美育作为补充,用以替代宗教在西方的那种功能,引导人们'求善'。"

  作为经常在媒体上谈论教育、医疗等民生话题的资深社会学专家,周的被召见传达了一个信息——社会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上升。

  这一信息在近3年间已被反复印证。在周之前,2005年2月21日,另两位更具资历的社会学家走入中南海,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讲课。

  那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正、副所长景天魁和李培林分别作了题为"探索社会和谐的奥秘"、"深度透视和谐中国"的报告。

  事后,两位学者的讲课内容被<

人民日报>全文登载,在最高级别的党报上转播。

  高层的频频问策,使得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2006年,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组织的全国社会心态研究全面铺开。调研包括民众的社会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等内容,每张问卷作答时间长达1小时。

  这项调研最后形成了长达200万字的研究报告,并被上呈到了最高决策层。主持这项研究的王俊秀博士高兴地发现,在随后(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专门有一段提及了"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这说明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决策层的认可。"王俊秀说。

  而最新的消息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这个一向主要关注全国宏观经济的中枢部门,正在酝酿成立一个社会发展研究机构,这个机构将从原来的经济研究所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高级别的机构,专门从事研究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

  而之前,这类政界与学界的良好互动,更多时候是发生在经济学领域。

  从边缘到主流

  "社会是由个人与他人相关而成的共同体。研究个人与他人如何相关,这就是社会学。"一位社会学专家诠释说,"社会学是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报告,提出了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需要赶快补课"的问题。

  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使得极"左"年代一度被取消的社会学得以恢复和重建。

  "全国第一个恢复的就是复旦的社会学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遐龄介绍说,1978年在内部讨论恢复社会学的时候就选择了复旦大学作为试点,但复旦刚开始还有所顾虑,先把社会学系放在了分校区。

  之后,复旦的这个社会学系与国内不少高校的社会学系一样,经历了与哲学系、国政系、法律系等学科"拉郎配"联合成立院系的年代。一直到2005年,也就是中央政治局把景天魁和李培林请去讲课的那一年,复旦的社会学系终于独立成立院系——"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

  改革开放前期的很多年,社会学总不如经济学那样炙手可热。当经济增长和GDP成为举国追逐的目标时,相比于经济学家们的四出演讲和频频出书,社会学家们要冷门和寡淡得多。

  "原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后来提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在又提出科学发展观,每一步提法的深入都给我们社会学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谢遐龄介绍说。

  据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1999年时在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所属院校中有社会学专业37个,其中社会学系33家;社会工作专业和系30家。到2004年,社会学系已超过60家,社会工作专业和系为152家。

  "社会学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利益诉求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如何妥善协调社会矛盾的学科。"周孝正在解释社会学在社会发展中应起的作用时说。这样协调利益的作用正与执政党在2003年后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契合。

  而中国社会在世纪之交面临的深刻转型,也给社会学提供了丰厚的研究土壤。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景天魁说,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公平的社会诉求将会明显增强,从而成为社会保障加速发展的推动力。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亲爱的母亲因病早逝使我对广大农民看不起病发自内心地同情、着急,希望能用我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广大的百姓排忧解难。"

  近年来,景天魁的研究范围深入到了社会分配领域,包括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到用政府资源整合、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源,从近期判断到远景规划。

  而更多的社会学者也将触角伸向社会政策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

清华大学社会问题专家孙立平的一本<断裂>,就把视线直接投向了社会结构问题的断层面。

  "最近几年,社会学学者确实比较吃香,上镜率很高。"浙江省社科院主办的杂志<观察与思考>的主编邹建中说。而他主管下的杂志也已经从原来注重一般理论探索的刊物,转变为突出社会和民生问题的新闻刊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