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15:51 《经济导刊》

  文/李敦瑞

  产业集群是众多植根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专业化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集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产业群落,城市化直接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而产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依托于工业化的推进,而产业集群会带来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并能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这种互动作用决定了产业集群是城市化的重要助推器。同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逐步得到改善。

  产业集群发展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集群发展助推城市化

  产业集群对城市化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要素集聚,拓展城市地理空间,降低城市化成本,增强城市功能,提供物质支撑等等。以四川省为例,产业集群对城市化的作用具体体现在:首先,集群的发展使要素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高素质人才,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2004年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入住企业1300多家,仅其中的孵化园就有入孵企业200多家,拥有博士120多人,引进

留学人员110多人,为园外提供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及产品100多项。其次,产业集群创造的工业产值,实现的利税,以及生产的产品为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物质贡献。2004年,四川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66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已达3.8%。再次,集群的培育和壮大使工业园区、高新区逐渐形成和扩大,并带来基础设施和居住设施的配套延伸,从而使城市布局、规划更加合理,设施的修建和使用更加经济,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目前,成都高新区总面积已达82平方公里;绵阳高新区规划面积6.1平方公里,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约7.6万;南充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规划5000亩土地用于促进食品饮料业、汽车配件产业、丝绸服装产业的集群发展。集群的集聚经济效应促进了分工,加快了区域创新的速度,扩大了产业规模,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企业间的竞争,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绩效,从而提高产业和城市的竞争力。成都、绵阳二市在川内乃至全国竞争力排名靠前,其产业集群特别是高新技术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为集群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物质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大量有消费需求的人口的集中,为群内各个企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大量公共服务设施的兴建、居住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能吸引科技人才。科教文卫事业得到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政府也会引导、组织甚至直接投资兴建工业园、道路、桥梁等设施,并扶植瓶颈产业,改善投资环境。相关产业以及学校、科研机构、服务机构不断向城市集中,便于各经济主体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城市系统日益开放、协调,使生产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利于集群的发育和成长。

  当前四川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2004年城市化率为30.5%,2005年为33%,不断提高的城市化水平,刺激了区内产业集群的发展。省内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0多万人。交通状况也大为改观,形成了较为便利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交通体系。四川工业化水平在西部地区居前列,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产业、核工业等高新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都为集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四川已有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在园区方面已形成成都、绵阳两个国家级和德阳、自贡、乐山3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集群已形成了1000余个品种的生产体系,有企业200余户,软件产业已在全国居第二位。传统产业方面,德阳的装备制造集群、攀枝花的钢铁集群、自贡的盐化工集群等都已具备相当规模,另外还有其他地区的多个集群也在成长和发育过程中。

  集群发展与城市化互动的层次性

  区域内城市体系及其未来发展战略同产业集群的发展相适应,可以有层次地实现集群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局面。

  特大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成都是四川的特大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1/3以上,是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应壮大现有汽车及配件制造、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制鞋等集群,并整合区内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科研单位的作用,促进技术要素集聚,力争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要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居住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实现成都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整合,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 “领头雁”。

  根据有关部门规划,四川省将培育若干区域中心城市(德阳、绵阳、攀枝花、南充、自贡等)、城市群(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等)和城市密集带(乐山-成都-绵阳城市密集带、成都-遂宁-南充-达州城市密集带、宜宾、泸州为核心的川南城市密集区等)。这些地区中,自贡的盐化工集群、泸州的天然气化工和工程机械集群、德阳的装备制造集群、绵阳的电子信息和家电集群、攀枝花的钢铁及钒钛集群、南充的丝绸和汽车配件集群都已初具规模;内江、达州、宜宾等市也在一些项目上有传统优势,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潜力和可能。因此,要在特大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下,依托集群扩张、产业辐射和城市体系,促进次一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发展,并以此为核心辐射源,兼顾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协调的区域分工体系,为以集群为主导的多层次网络型的产业布局体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进而推动集群发展和次一级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密集带的成长。

  集群与小城镇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集群化模式通过外部性和规模效应,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城镇及周边农村的工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同时,小城镇的发展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更好地承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吸引企业和资金的进入,刺激集群的成长。现在,四川已有部分地区小城镇建设与集群化道路形成有效的双向互动局面,如双流县的“三个集中”思路,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通过这种模式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所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具体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应当予以重视。

  规范政府角色定位。

  集群发展和城市化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政府主要是制定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战略规划,维护市场秩序,同时要尽量避免直接的行政干预。

  在政策层面上尽力清除各种政策障碍,将传统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与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相结合,在要素集中、企业关联、区域创新、快速发展等各个阶段,要采取包括园区计划、区位选择、规范市场竞争、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规范企业行为和文化、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引进技术和人才等在内的各种措施予以支持。

  兼顾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未来几年,四川省将在传统产业领域重点发展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三大优势产业,以及水电、优质钢铁、重型机械、机车车辆、饮料、烟草、食品、纺织丝绸制品等多个产业链,并力争在此基础上发展一批集群,充分发挥传统的强产业关联性和产业集群的外部性,为四川的工业化夯实基础,要从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信息化相关产业入手,努力培育一批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强其竞争力。

  提高创新能力。

  鉴于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具有学习效应和创新系统的网络组织,且城市化会带来的人才和技术要素的集聚。因此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应至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设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这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二是要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整合区内科技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推进成果产业化。三是在集群获得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强集群创新系统的功能,改变原有科研活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状况。

  营造社会文化环境。

  营造以信任与合作为精髓的产业文化环境,可以增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减少不正当竞争,降低交易成本。比如:在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引导下,结合四川地域文化特色和当今时代特征,积极营造出“热爱四川、振兴产业,鼓励创新,维护信誉,增进合作,以及四川企业面向全国、积极参与世界竞争”的企业文化和城市文化氛围;同时要营造一种“生活、工作在家乡,生活、工作在四川”的生活文化氛围。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