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百万村庄真会成为历史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13:34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作者:本刊记者 张 妮

  【前言】

  中国的城市化是个大课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思想至今已二十余年,中国人口的城市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增加到现在的43%左右,并且还在以每年1%的比例增加,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这一变化,无疑将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带来深刻的变革。

  本刊上一期刊载张元林教授的《让村庄成为历史——中国城镇化之路的最佳选择》一文后,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发表时值《城乡规划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贯穿张教授文章始终的“统一规划”的观点得到学者的一致赞同,而对于其“五十年内在中国消除村庄”的“大胆设想”则表述了不同的意见。 

  那么百万村庄是否真的会成为历史?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发展小城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此外,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按照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65%计算,仍将有5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该如何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本刊诚邀多位专家进行讨论,希望能对中国城市化之路的探索有所裨益。

  【讨论嘉宾】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长期从事“三农”问题与城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梅志罡: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应用社会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城乡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张正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系主任。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管理、区域发展与城镇政策、农村公共管理等问题。

  《中国发展观察》:对于中国城市化过程的设计,张元林教授提出在不影响现有大中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所带动的城市化的前提下,由政府主导,在全国范围内重新规划和重点发展小城镇,在自愿、互惠的前提下,用大约五十年时间,让大多数现有农村人口逐步迁入小城镇;与此同时,通过对农民原有宅基地实行经济补偿等适当的激励机制,将现有农村的居住用地逐步转变为耕地,使目前遍布全国的百万村庄逐步走入历史。如何评价这一发展方向,百万村庄是否真的会成为历史?

  张正河:村庄不会消失,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讲,村庄是自然产生的,目前中国大的村庄有2万人左右,小的村庄只有几户人家。村庄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很重要的特征,但是,每一个村庄并不一定都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向前推进,从这个思路上讲,张教授的观点是存在问题的,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变数。假如一些村庄经济和地理条件都很好,并且国家开放政策也对这里有要素聚集,这些村庄就会迅速发展起来。还有一些村庄在发展过程中进展得也比较好,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变,也可能突然间退化。所以说,村庄的发展是存在多种维度的,有很多条脉络,有逐步发展成为城镇的可能,也可能衰败、停滞,还有可能突然间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城市,比如说深圳。我的观点是村庄会永远存在,而张教授对于村庄成为历史这个设想的另外一种含义可能在于,过去农村比较落后的机制将消失,尤其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并不是说村庄这个物理实体成为历史。 

  梅志罡:根据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考察,村庄消失的观点是二十世纪工业化高潮时出现的论断,这一观点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问题的。作为一种人类居住的社会形式,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并存的形式,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时代,城市和乡村的比重可能不太一样,但是他们将会永远共存。

  孔祥智:西方国家的城市化率大都在80%左右,张元林教授文章中也是这样的观点,他提到当村庄消失的设想实现后,全国约有50%-60%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约有30%的人口居住在其他大中小城市,只有大约1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并且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按照这一说法,城市化率要达到85%以上,这是典型的遵循西方国家的规律,我们达不到这个程度,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就已经基本上饱和,那时仍然会有5、6亿人住在农村,所以说村庄是不会消失的。中国村庄的数目确实是在减少,但主要原因是发达城镇在并村,是行政村数目的减少,自然村基本上没变,未来的发展自然村可能会逐步减少,但不会减少到没有。 

  《中国发展观察》:城市化有很多可供选择的途径,张元林教授谈到的重新规划和重点发展小城镇是一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然转移也是一种,还可以通过政府投入资金协助农村发展工业型经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城市化道路该如何选择? 

  孔祥智:刚才我已经谈到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规律,学术界有很多持借鉴西方大国经验的观点,也可以说是主流的观点,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有特殊的国情,完全走西方大国的城市化道路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发展小城镇,但应该注意到,对于中国而言,单纯走哪条道路都不可能,应该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城镇体系。首先要有几个大的城市带,让其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实现城市化。现在比较成规模的有三大城市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尤其是京津塘,这个城市带在2010年-2020年之间一定会起飞,除此之外,山东以青岛为龙头,西北以西安为龙头,西南以重庆为龙头,再形成几大城市带,在城市带的基础上,大中小城市加小城镇协调发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化率的问题,前面也已经谈到60%左右就已经基本饱和,或许还会稍高一点,但我们不可能达到西方国家的80%甚至90%。 

  张正河:城市化将是中国30年之内最重要的社会变化,目前的城市化率在43%-45%,2030年将会达到65%,但我认为65%是一个拐点而非顶点。也就是说,这之前城市化的速度很快,每年一个百分点,之后速度将会放慢,呈现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达到70%甚至75%也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国家东中西、南北差别很大,差别之大简直相当于若干国家的差异,一个城市化的战略在分解到各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是有所差异的。我的观点是在中国快速推进城市化的时候应该坚持“东小西大”的战略,即在东部地区发展相对小城市和与大城市相配合的小城镇和专业村,在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大城市,县级以上的城市快速发展,而不要全面开花,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化,这是比较贴近实际的战略。 

  梅志罡: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比较大,我也赞同中国的城市化要走多元发展的战略。不同的是我认为在人口密度比较高的、适宜构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地区不能放弃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更多的地方,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需要发展的是中等规模的城市。地气、财气、人气、秀气和文气这五大“气”,是城市化的基本要素和标志。东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基础比较好,若重点发展小城镇便意味着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不经济,而发展大城市则更具有优势,容易形成城市圈,在中西部地区,县级市或者地级市的规模比较小,从地气、财气、人气等来讲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的城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些地方就只能发展中等规模的城市,可以发展县级市和城镇。 

  《中国发展观察》:关于城市化战略,费孝通先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观点,那么发展小城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孔祥智:改革开放以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的崛起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成就之一。小城镇尤其是较大的建制镇已经成为区域资源聚集的中心,对镇域乃至以该镇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共有19000多个建制镇,26000多个集镇,这么大数量的小城镇,如果平均用力,共同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财力允许范围。按照规模和财力,可以把小城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2000多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第二个层次是17000个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是26000多个集镇。目前,已经明确显示出来规模较大、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比较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的小城镇主要有2000多个城关镇和2000个一般建制镇,总计大约4000个,应该成为21世纪前期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分地区看,全国小城镇的发展极不平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具体说来,东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应以县城城关镇和若干条件较好的建制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应以城关镇和少量建制镇为重点,西部地区应主要以城关镇为重点。各地在确定发展重点时,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示范)镇应该包括在里面。

  梅志罡:发展小城镇有其有利的一面,一是城市化的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二是城市化过程平稳,社会转型的震动相对较小,符合大众人口由“农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的一般转移规律;三是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表现在:小城镇就业机会少;基础设施较落后,如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则投资效益又不高;小城镇造成面上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小城镇可以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但是绝对不能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唯一道路选择或者优先道路选择。  

  作为一种与大中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社区单位,小城镇在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该把小城镇定位为乡镇企业的聚集中心,以及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的聚居中心。 

  张正河:讨论这一问题得先看看人口流动的规律,在我们国家,如果取消所有的限制,人口流动一般规律应该是从西部、中部流向东部,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没有异议的。在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就牵扯到是大型城市好还是小型城镇好的问题,费老的思路是对的,但考虑到中国是个大国,应该有大国模型,不要各个地方都推动城镇化,都是发展小城镇,在中部地区经常能看到有些乡镇修着宽阔的马路,两边都是门市,但是因为缺少经济能量,都空置着,这是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避免浮躁心理,少去攀比。   

  《中国发展观察》:正像各位专家所谈到的那样,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若按照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65%计算,仍将有5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该如何发展?换句话说,村庄该如何建设?

  孔祥智:生活在农村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要发生变化,这个观点可能和张元林教授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需要进行新农村建设,通过对农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不是让村庄消失。实际上,村庄是消失不了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村庄逐步现代化,让农民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把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坚实,这对于城市二、三产业是必不可少的。农村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源,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使农村真正体现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像目前小城镇建设那样千城一面。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也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提高,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劳动者,成为现代化的二、三产业的劳动储备大军。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建立了和谐社会,真正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强大。 

  张正河:农村的发展确实需要依靠新农村建设,但是张元林教授文章中“向农村要地”的观点我很赞同,而实际上我们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是关于村庄建设中空心村的治理研究。根据我们2001年的调查,全国百万个村庄占地2.4亿亩,其中闲置和浪费的房屋约占10%-15%,尤其在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劳动力转移比较多的省份情况更为严重,闲置比例达到20%,甚至30%,如何处理这部分闲置房屋是一个难题。张教授关于对农民原有宅基地进行补偿的设想很具有启发意义,我们也在安徽和河南做了试点。在处理宅基地的问题上,很难破除的就是农民的心理关,很多农民存在变卖老祖宗的宅基地是羞耻的心理。我们也试着突破,找村里的精英作为突破口做工作,将闲置的房屋转让给有需要的农民,而无需村里重新占用耕地来划批宅基地。并且这也不违背法律,法律只规定村宅基地不许卖给城镇人,但是现在也还不适宜推开效仿,在产权不明晰、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推广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梅志罡:中国农村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也是我们在多年研究当中一直比较困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很重要。从产权明晰的角度讲,建议通过新的产权创新模式,用可转让的土地(农业资源)股份制代替今天的集体所有制,在现有农业人口基础上,按地缘(社区)的范围在乡、村两级,对土地、山林、草地等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股份制化,明晰产权,使被明晰产权的土地资源实现可转让化,让那些愿意离开农村的人通过资源转让挖掘自己进入工业化的“第一桶金”。这样也就解决了张元林教授所提出的对农民原有宅基地进行补偿的“该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让空心村的治理更加有法可依,也有利于愿意留在农村的农民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农业,从而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网友评论】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7-04-27 18:55:19

  问题的关键:1、保证他们买得起或建得起房;2、住进城镇后保证他们有经济来源。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7-04-27 18:59:15 网友来自 :125.119.57.*

  没有村庄,谈何和谐?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7-05-20 23:04:29 网友来自 :222.87.183.*

  作者提出“由于现有村庄人口规模太小,过于分散,很难培育出产业配套的现代经济体系,更难形成供需两旺的消费市场”显然是片面的,目前中国农村难形成供需两旺的消费市场根本就是一种推测,而不是事实,对此作者根本没有调查研究过。人们应当清醒:中国农村目前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只不过农民当前包里没有更多的钱来消费,套用一句时髦的语言就是:当前中国农民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