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全球经济: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学人专栏 -王宇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世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国际分工格局剧烈变化,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逆转,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失衡问题引起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和担心。

  本文将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一、关于失衡的经济学分析

  (一)失衡的主要表现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盈余并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提出,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贸易盈余增加,以及包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在内的石油产出国贸易盈余增加。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从1995年开始扩大,在过去4年里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在过去9年里平均每年增加800亿美元。1995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为1140亿美元,约占GDP的1.5%;2006年达到8640亿美元,约占GDP的6.5%。同时,亚洲国家经常账户出现了大量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2000年亚洲国家经常账户顺差为2057亿美元,2005年达到3557亿美元 。

  全球最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国除美国以外,还有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近年来世界经常项目逆差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199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总逆差的33%,5国共占比57%。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总逆差的比重上升到65.1%,其他4国分别占比为6.8%、3.9%、3.4%和2.7%,5国共占全球总逆差的81.9%。

  全球最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国为日本、中国、德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近年来世界经常项目顺差分布呈现分散化趋势,1995年,日本占全球总顺差的39%,5国占比为70%;2005年,日本占全球顺差总额下降到14.2%,其余4国的占比分别为13.7%、9.7%、7.5%和7.5%,5国占全球总顺差的比重为52.6%。

  (二)为什么失衡:理论分析

  从储蓄与投资关系看,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一些国家内部的投资/储蓄关系。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恒等于国内储蓄与投资差额,即经常项目盈余意味着国内储蓄超过投资;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国内投资大于储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大于储蓄,表现为经常项目赤字;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大于投资,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

  从国际收支角度看,世界资本流向发生逆转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从资本净流出国变为资本净流入国;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从资本净流入国变成资本净流出国。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FDI)也发展很快,2006年世界FDI总计为1230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同比增长48%。美国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为1173亿美元,同比增长78.2%;欧盟其次,为5490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从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来看,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汇率变化是影响商品进出口流量的惟一因素。这样,在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和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就意味着在国内市场进口商品变得更加昂贵,而在国外市场出口商品变得更加便宜;相反,汇率下降(本币升值)则意味着在国内市场进口商品变得更加便宜,而在国外市场上出口商品则变得更加昂贵。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目前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美元汇率之间确实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因果关系(约有2年时滞),美元贬值是缩小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重要途径。因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每贬值10%,就会使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重改善一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亚洲国家要减少经常账户的巨额顺差,也需要对其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为什么失衡:美国与亚洲

  如果将世界经济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亚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两部分,那么,“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经常项目将互为相反数,即“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意味着“亚洲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要分析“美国”经常项目为什么会出现巨大逆差,就必须分析“亚洲国家”经常项目为什么会出现巨大顺差;要减少“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就必须减少“亚洲国家”经常项目顺差。

  1、美国为什么失衡?

  储蓄率下降。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近年来这一倾向被不断强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消费率长期稳定在61%-63%的水平,这一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升,2004年达到70%,2005年达到72%。与此相对应,美国的储蓄率急剧下降,储蓄率下降是造成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资金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可用以下三个指标来说明美国储蓄率的下降情况:(1)国民净储蓄率。这是一个剔除货币贬值因素后反映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总体储蓄状况的指标。1994年美国国民净储蓄率为14%-15%,2001年以后一直徘徊在1.5%。(2)私人储蓄率。私人储蓄率是指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私人储蓄率基本稳定在8%-10%,从90年代起不断下降,1995年下降为4%-5%,2004年下降为0.2%,2005年降至负数,2005年第三季度达到-1.6%,为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到2006年年底美国私人储蓄率已经是连续20个月为负数。(3)储蓄占GDP的比重。1990年-1999年这一比重的平均值为16.3%,2000年-2002年为16.2%,2003年为13.5%,2004年为13.7%,仅为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

  储蓄战略的改变。2000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美国经济陷于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从2001年5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下调到1%,为48年历史最低。美国政府的超低利率政策在推动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同时也诱发了资产价格泡沫,主要表现为

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1950年-1999年美国房产总值占GDP的比例为105%,2005年这一比例超过160%。

  资产价格泡沫改变了美国的储蓄战略,扩大了美国的负债消费趋势。具体讲,资产价格膨胀提高了家庭和企业部门的抵押负债能力,使家庭和企业部门的负债水平持续上升。1980年家庭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负债余额对CDP的比例为0.45、0.51、0.42和0.13。2004年这一比例分别提高至0.87、0.67、0.52和1.0。这种信用扩张提高了美国的社会总需求水平,尤其是消费需求水平。

  同时,由于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使家庭名义金融资产迅速增加,“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战略开始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略转变。目前美国居民消费增长中的60%与住房再融资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美国居民的家庭资产中,有价证券占比较大;2000年以后,房地产资产占比迅速上升。1991年有价证券占美国居民家庭总资产的比例约为13%,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5%。2005年房地产资产占比达到40%,超过有价证券。目前美国家庭持有的房地产净值是有价证券的2倍多。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略推动了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储蓄/投资关系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生产率不断提高,使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长期、快速增长。产出扩大促进了国内需求和进口的增长,生产率提高还与其他因素一起影响了产出与需求之间的差额,进而影响了储蓄/投资平衡。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乐观的增长预期还刺激了投资支出,收入和资产价格膨胀推动了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最终导致储蓄/投资状况恶化。

  与美国储蓄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美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1990年-1999年投资占GDP比重的平均值为18.7%,2000年-2002年为19.4%,2003年为18.4%,2004年为19.7%,也就是说,从1990年到2004年美国投资占GDP比重的变动率为+1.1%,远远高于欧洲(-2.9%)和日本(-9%)。

  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衰退。2001年-2004年,欧元区和日本先后出现过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持续低迷。为了维护市场流动性,促进经济复苏,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银行也实行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大幅度降低利率。2003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下调再融资利率至2%,这是欧元区国家自1946年以来最低的利率水平,同时,日本银行的基准利率也长期保持在零水平。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失衡。一方面由于日本和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主要由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另一方面,由于利差等因素的影响,日元和欧元汇率曾经对美元持续贬值,进一步增加了美国的出口成本,导致其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2、亚洲为什么失衡?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二战后,亚洲国家为了实现赶超目标,大都选择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无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还是七八十年代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90年代的东南亚国家均提出过“贸易立国”的主张,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储蓄、抑制消费,结果造成亚洲地区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主要服务于出口,特别是向美国市场的出口。近年来,一些拉美国家也纷纷放弃了“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转而实行“出口导向型” 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平衡。

  投资率下降。亚洲金融危机还造成了亚洲地区投资率下降,1997年-1998年之后,亚洲国家的投资系数均呈负值。尽管危机后亚洲国家的储蓄率有所上升,但研究表明,最近几年亚洲地区出现的经常账户盈余并不是储蓄率上升的结果,而是投资率下降的结果。危机过后,亚洲地区的投资率出现了急剧下降。1996年-2004年亚洲地区平均投资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的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现在已经下降到26%。实际上,所有金融危机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投资需求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包括墨西哥金融危机对拉丁美洲投资需求的影响,也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投资需求的影响。

  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为了增强出口竞争力,亚洲发展中国家大都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度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许多国家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汇率安排,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由于“浮动恐惧”等原因,一些国家又重新回到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上,并且,随着危机影响消除和经济复苏,这些国家汇率的浮动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此相对应,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有了较快增长。

  2002年-2004年,美国经济曾经出现了针对其经常账户巨额赤字的调整,即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主要货币大幅贬值,最高跌幅达到50%。这本应成为美国扩大出口、减少经常项目赤字的机会,但是,由于亚洲货币普遍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元并没有能够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美国与亚洲的贸易差额也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调整。

  (四)为什么失衡: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

  1、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的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等大规模地向国外转移,主要转向那些具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市场相对广阔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新兴市场地区。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的出口基地。由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传统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快速扩大,大量消费品和制成品严重依赖进口,加剧了美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失衡。

  2、国际分工格局变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趋势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主要使用本国生产要素进行的生产出口),形成了生产要素在一些国家的集中,并进行面向全世界生产的新格局,具体表现为跨国外包发展与全球供应链延长。跨国外包是指跨国公司将生产或服务的一部分搬到海外,人工成本更低廉,赋税更低,企业负担的其他成本也更低。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生产或服务转移到海外,再把产品纳入旗下的全球供应体系,从而使全球商品供应链延长。

  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即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转移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包括多数亚洲国家,使其拥有相对的出口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是,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各国比较优势的体现,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出现,呈现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而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都有可能表现为双方的贸易差额或经常项目差额。

  3、国际资本流向逆转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国际资本将从收益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流向收益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今天,尽管传统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依然有效,但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却发生了逆转。

  一是美国在大量借入资源,流入到美国国内的国外资本已经接近其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7%。二是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在借出资源,并且,这样的投资不是单个投资者为追求投资收益而做出的决定,而是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大量积累外汇储备的结果。

  4、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主要石油生产和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大量增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石油进口成本迅速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收支不平衡。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从每桶10美元飚升至每桶70美元以上,推动石油生产和出口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全球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出口价值达到近8000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石油进口开支急剧增加,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一半源自

国际油价上涨。2005年,新兴市场地区的石油贸易盈余总计3474亿美元,占其全面经常项目盈余的68%,这也是中东地区和俄罗斯等产油国经常项目盈余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但是,石油生产输出国由此赚取的巨额收入并未被用于国内消费或进口,而是以投资各种金融债券、股权或资产等形式,重新回流到美国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