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转变结构是工业化的核心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 17:2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菲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经济存在着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这点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要害。解决好结构问题,对于顺利推进我国工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构问题是我国工业化中的突出问题

  内需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内需不足并非简单的总量上的不足,它有着深刻的结构性原因。我国的结构问题存在于各个方面,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业结构转变问题,也就是工业化问题。在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并非简单地指工业部门的发展,而是指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除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高速扩张及其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仅是一个方面,通过工业部门的扩张逐步将传统部门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说,工业化的涵义不是工业部门的独自发展,而是通过工业部门的发展将整个经济系统有机整合起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国外有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会影响工业化的顺利推进;国内需求不足,会制约工业化进程;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之所以难以向工业部门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力资本存在差异。可见,如果工业部门快速发展,却未能充分起到“引擎”作用,不能消除由于农村地区落后、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富余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低所造成的结构刚性,那么,这种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反而会进一步拉大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率差距,从而强化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状况,并最终制约工业部门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是一个中心环节。但近年来,我国的这个转移过程并不十分顺畅。从就业弹性系数看,“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但到“十五”时期则下降到了0.11;同时,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度也从1998年的65.0扩大到2003年的73.0。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工业化未能在劳动力转移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方面发挥明显作用,这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

  通过转变结构发挥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从结构转变的角度看,内需不足的原因在于工业化过程中的要素转移受到限制,劳动力不能顺利地从低收入的传统部门转入高收入的现代部门。再加上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低收入阶层缺乏改善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状况的能力,从而加剧了结构转变的刚性。

  具体来说,近年来我国工业投资主要集中于高能耗和高资源消耗的重

化工业部门,但这些部门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有限,限制了工业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正面效应。而且,由于投资的挤出效应,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客观上受到了抑制,特别是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型企业获得投资的难度加大。这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投资结构,不仅经济效率较低,而且能耗高、污染重;而较高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会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从而使宏观经济同时面临内需不足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双重困境。这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性难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为此,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充分发挥工业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推进

和谐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人民日报》 (2007-05-18 第09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