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全球流动性过剩中的发展中国家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18:43 21世纪赢基金

  巴曙松/文

  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集中演化为了全球流动性过剩,而这当中,世界主要经济体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元凶”之一,发展中国家则充当了过剩流动性的“蓄水池”。数据显示,2005年和2006年,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连创历史新高,普遍面临货币升值压力。据世界银行估计,2005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增加到了1920亿美元,比2003年的850亿美元大幅增加。私人资本的大量流入导致亚洲新兴市场股票资产价格被推高,下表2006年以来全球指数回报率排名显示大量私人资金(特别是大量石油美元)可能那个正在流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普遍采用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其结果是在经常项目出现顺差的同时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而其投资收益一直是负的,财富越来越向发达国家集中,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危机;另一方面,尽管最近日元持续贬值,但为了维持其庞大的“双赤字”,未来美国必然采取强美元、高利率的政策组合,而这种政策组合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方向发生逆转,这是潜在的危机。

  在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资本流动格局下,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央行不控制发达国家的资金价格,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普遍都陷入了“两难抉择”。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加息有可能使贸易顺差更大、资本流入更多,引发本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反而给经济火上浇油。同时,在央行默许下的本币升值可能提高外资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回报率,进一步刺激外国投资者的胃口。事实上,在这方面已经有泰国的前车之鉴。泰国央行用加息来遏制通胀,但却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流入。在泰铢对美元

汇率不到一年内升值16%、威胁到泰国的出口之后,泰国央行于去年12月不得不采取了资本管制措施,对外资实施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对投资不满一年的外资处以罚款,此举引发了泰国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游资泛滥中寻找“平衡点”的不易。

  另一方面,全球利率高企,特别是美国的高利率政策蕴藏着较大的风险,部分新兴国家的资本流向很可能出现逆转。2006年,欧洲新兴市场就遭受了投机性抛售带来的一次金融动荡。在全球利率上升的大背景下,投资者的信心发生变化,冰岛、土耳其和匈牙利都未能幸免,土耳其成为遭受沉重打击的一个新兴市场。数据显示,2006年5月-7月,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下跌了14%。6月份土耳其央行曾两次加息,利率上升到17.25%的水平。为阻止里拉贬值,土耳其央行一直在买里拉、抛美元。并且,全球利率的走高会进一步加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

  可以看到,亚洲金融危机后10年的今天,东南亚国家仍然在治理游资泛滥这一问题中艰难地寻找“平衡点”:如何能够更好地预防游资泛滥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又保证本国对于外商投资具有较大吸引力。并且,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新兴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应当承认,目前来看,尚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依赖于外汇储备的最后防线,其外汇储备增加已经超出了其用于经济风险防范所需的金额。

  鉴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地是美国和日本,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源头抓起,美国应适当削减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但如果美国贸易逆差减少过快可能导致全球性经济收缩,需要各国加以注意。同时,如果日本继续加息使货币政策相对紧缩,会使长期形成的流动性过剩资金路线发生逆转,这将增大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最近全球股市大调整与日元套利交易平仓有密切关系。风险源的集中说明大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美国、日本采取的低利率、弱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为了恢复本国经济的增长,而是为了在国际上获取更大的战略利益。因此,鉴于发达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具有较大话语权,只有全球意识到并共同讨论、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制约它们的行为。尤其是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国际金融组织,应加强对全球资金流动的监测,及时根据监测结果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提出预警。●

  (作者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