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14:01 南方日报

  广东惠东县委书记 黄树正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和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才能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惠东县充分利用土地、淡水、海洋资源丰富和海陆空交通便利等优势,集中力量抓投入,抓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特色农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已建成1600多宗农田灌溉工程,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全县建起了20万亩以上的马铃薯、优质水果、优质蔬菜、优质海产品等特色农业种养基地11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多家,农产品加工业210多家。同时,我们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加快制鞋业、外向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1.9亿元,比增7%,农民增收扭转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921元,比增6.5%。

  加大“三农”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为农民办实事好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把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06年,惠东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1亿元,其中各级各部门投入和社会各界捐资新农村建设共7000多万元,为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动力。

  规划先行、试点起步,避免新农村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各村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主客观条件,不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建设。近年来,惠东县安排专项经费,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认真做好全县245个村的规划工作,既注重保存农村传统历史脉络,又体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坚持抓点带面,注重把握好试点示范与面上推广的关系。惠东在全县建立起28个县示范村、领导抓点村、挂点村和23个市村企共建示范村,通过抓好示范村解决“一保五难”问题和村容村貌整治以及农民培训,带动全县农村的建设。

  加快中心镇建设,使其发挥“推进器”和“龙头”作用。我们始终把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作为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龙头”,着力抓好吉隆、稔山、平山、多祝等中心镇以及所在镇13个中心村的市政和公用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支柱产业培育,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

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吉隆、平山两个中心镇已培育起制鞋业和商贸业,并被评为“广东省女鞋名城”、“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稔山镇正在打造滨海工业制造基地,多祝镇已建立了六个特色农业基地,以上四个中心镇直接接纳农村劳动力近8万人,真正发挥了中心镇联接城乡、辐射农村、接纳农村劳动力的带动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