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浅析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6:05 金时网·金融时报
作者: 向会许 付红岩 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也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调。但从近年来对资溪县域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调查分析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县级金融机构或撤销、或降格、或归并,信贷规模不断萎缩,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难以得到信贷资金的有效支持,逐渐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基层金融机构信贷管理体制之间不和谐。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太长,环节过多,容易失真;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中,一味强调集约化经营,资金运用高度集中;金融机构对央行“窗口指导”贯彻不力,削弱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二、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不和谐。县域金融信贷增量不足,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信贷服务功能趋于弱化;存贷款资金的逆向流动,造成了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失血”。 三、银行资金信贷投向与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不和谐。信贷投向单一,从贷款投向上看,农业贷款投量相对较大;贷款集中趋势明显;信贷结构不合理。 四、金融机构现有信贷管理体制与县域经济主体发展现状不和谐。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管理不适应中小企业贷款急、频、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贷款责任与利益激励不对称,基层行普遍存在滞贷守安心理;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品种较少,服务措施不到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障碍,金融信用评级处于较为劣势位置。 五、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地方。社会信用缺失;司法环境不佳; 政令不畅,“三乱”现象依然严重。 针对上述不和谐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探究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金融机构与县域经济共同步入互动“双赢”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发挥央行“窗口”指导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制定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指导性意见,在宏观上引导银行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有效性。二是精心打造政府、银行、企业和谐对接“金融平台”,为银企沟通合作,扩大贷款选择范围,搭建桥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投入。三是人民银行应保持支农再贷款的适度投入,要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以促进这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县级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服务。一是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县域商业银行由于近年来加快退出市场的力度,其存款可以合并至农村信用社或农业银行,以避免资金通过上存持续外流。二是建立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的情况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及时介入,保持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现在的农发行的经营范围可从现在的粮油棉收购扩大其他领域。三是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 三、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社会中介机构服务。一是要根据县域实际,鼓励和支持政府和民间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担保中心和担保公司建立。二是加强对中介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管,降低收费标准,缩短登记评估时间,减少评估手续。 四、调整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一是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二是紧紧围绕县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如:农副产品深加工、酒业、化工、精工机械等企业所建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 五、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政府要运用行政手段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净化社会信用环境,营造适合经济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融资服务环境。二是支持帮助金融部门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使金融部门的不良资产能够有效的化解和降低。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