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外资进入加大银行业金融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银行业的外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促进了银行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外资进入也将引起银行业市场格局的调整和银行体系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大势观察 -孙磊 任红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外资金融机构加快了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布局。截至2006年12月底,已有29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1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190亿美元。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五年过渡期的正式结束,《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相应出台,外资金融机构获得了完全的国民待遇,银行业内外资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全面展开。

  一、银行业外资进入的基本情况

  (一)参股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引入外资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是其中重要一环。2005年6月和7月,建设银行先后引入美国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25亿美元和14亿美元的注资,分别占9.1%和5.1%的股权。2005年底前后,中国银行先后引入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瑞士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境外战略投资者51.95亿美元注资,外资共获得16.85%股份。中国工商银行在2006年初引入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37.8亿美元资本,外资获得股份为8.89%。

  (二)并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是近年来外资进入的热点。近几年来,在我国银行业逐步开放的进程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并购和进入的重点目标。尽管这些银行的财务状况参差不齐,但是这些银行业务多集中于金融资源丰厚的发达地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和业务实力,被视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捷径。近年以来,外资除积极并购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股份外,还迅速对上海银行、西安商业银行、济南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等展开了大规模并购。

  (三)加快扩张外资银行在华自身业务。自1980年以来,外资银行逐步在中国各地直接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如开设代表处、支行及其他附属机构等。截至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最近,首批花旗银行等4家外资法人银行100多个网点已经开业,开始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并计划大幅增加网点和员工。

  (四)探索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近几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部门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改革的试点。在这些金融改革试点中,多处都有外资活跃的身影。如法国微贷公司在四川多次考察,拟独资设立美贷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从事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微小及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同时,村镇银行的试点也允许外资发起设立。农村金融改革的试点已被视为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的新途径。

  二、银行业外资进入的特点

  近几年的外资进入,从外资进入的方式、对银行业的影响等方面来看,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外资进入围绕优质金融资源,进行全方位扩张。银行业外资进入,主要围绕大中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等金融资源集中的地区展开,除了居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外,更是广泛参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展开全方位的业务扩张。外资以战略投资者的身分参与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一方面绕过市场准入的限制而得以分享我国经济快速成长所带来的金融溢价,同时通过与国有银行的各种各样的业务合作,外资银行进一步熟悉国内金融市场,为进一步的扩张积蓄着力量。外资银行的这种并购方式,既在短期内加强了外资在银行业的市场渗透力,也获得了丰厚的资本回报。

  (二)外资进入多数以协议方式、股权并购进行。外资对金融业的间接进入通常有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形式。在我国,外资的进入以股权并购为主,通过出资参股、资本市场收购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金融业的进入,而且不少是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共同合作来收购目标银行的股权。同时,由于并购主要不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外资的进入往往以协议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国际上常见的敌意并购的方式。

  (三)外资进入后,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要求逐步加强。随着外资股东的进入和股份比例的增加,外资对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的逐步深入并逐步寻求控股权。如上海银行的外资股东IFC、HSBC和SCB分别指派一名董、监事进入上海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深圳发展银行控股后则直接控制了董事会和高层管理权;2006年12月,花旗集团收购团在获得重组广东发展银行之后,也派出了高管出任广东发展银行行长。

  (四)中国的外资进入是国际金融资本并购的延伸。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规模越来也越大。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也是国际资本跨国业务拓展和整合的一部分。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既是

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标志,也是国际金融资本逐步进入和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的表现。

  三、外资银行与本土银行的博弈:外资进入的一种前景

  在中国直接设立外资银行,是外资进入银行业的重要途径。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将导致银行体系的分化和市场格局的调整。外资银行在服务、技术方面相对有一定优势,但受网点的约束,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和金融产品开发将主要集中于企业客户、优质个人客户等利润丰厚的客户群体,而较少进入普通居民的

零售业务。在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的全面经营、面面俱到的发展战略将受到冲击,银行的市场定位将相应作出调整,银行体系向着多层次、注重分工的方向发展:一部分银行向着区域性、社区性银行发展,以提供普遍性的零售业务;一部分银行竞争高端客户群体,以提供专业性的金融服务。从而,商业银行的发展逐步走向分化,形成各有分工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并伴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银行业外资进入与金融安全

  银行业的外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促进了银行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外资进入也将引起银行业市场格局的调整和银行体系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一)银行业市场格局变动对本土银行的挤压,成为诱发系统性风险和信用危机的潜在因素。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扩张,银行直接之间的竞争在优质客户、优良资产、优秀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和争夺趋于激烈,将对本土银行的发展空间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原来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大量暴露。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高度依赖利差收入、以优质客户赢利弥补零售业务亏损的经营模式将受到严重挑战。外资银行业务对本土银行业务的替代,可能导致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并诱发系统性信用危机。

  (二)外资进入进一步凸显银行监管体系的滞后。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在带来大量新观念、新技术的同时,也给银行监管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仍然面临着监管信息不足、监管人员短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监管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银行监管流于粗放而监管质量不高,从而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

  (三)外资进入将弱化货币政策等

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银行业作为资金融通的渠道,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发挥重要的桥梁和渠道作用。外资金融机构对宏观调控的反应和调整,更多的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和母国银行的经营需要,因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的政策效应往往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

  (四)金融风险的国际化传导。跨国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一国的金融体系和国外金融市场直接相连。因而,在一国出现经济困难和风险时,外国银行可以将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转嫁或传递到其他国家,在受到国际上具有投机色彩的短期资本的冲击下,容易引发全局性的经济风险,甚至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东南亚金融危机在多国的蔓延就是一例。

  五、金融风险防范与银行业的规制:适度保护与严格监管的原则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命脉,而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基石。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在积极推动银行业开放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适度保护与严格监管的原则。

  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着严格而周密的准入限制。这些措施不仅包括常见的资本要求等一些经济性壁垒,还有多部门审批等大量行政性壁垒。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开办银行必须先经过州或联邦政府的同意,美联储在核准银行准入时还需要调查母国银行的监管状况等。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处于特殊地位,在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的优势甚至超过内资银行。在当前外资银行迅速进入的情况下,必须坚持适度保护的原则,建立规范外资银行进入的审批制度,对外资银行的并购等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查。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加快对内开放。金融业的发展中长期存在着“重外资、轻内资”的观念,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障碍,在市场准入等方面设立了大量歧视性政策。加快金融业对内资开放的步伐,既是应对提高内资金融业竞争能力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迫切要求。

  同时,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金融一体化的加深,需要进一步健全更有效的监管体系,“严监管”需要规范的监管制度来保障。加快统一中外资银行监管标准,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监管机构监管人员的素质,协调国际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才能保障银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国农业银行。本文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观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