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清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8:5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专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清泰

  缺乏市场力量倒逼机制 政府仍然主导经济增长

  矫玉婷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前不久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也以此为重要主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清泰日前就此接受了本报采访。

  外部环境没有足够驱动力

  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何做起来这样难

  陈清泰:早在1995年,中央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但是多年来我们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情景就是全国各地在增长速度、投资规模、进出口等方面的指标,几乎都是超目标实现。而在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目标,很多却落了空,去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经济驱动力。不同的增长方式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选择。有怎样的发展环境,大多数企业就会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离开市场力量的倒逼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粗放的发展模式,进入门槛比较低,依靠要素的低成本和无视环境因素,很快可以形成某种竞争优势,可以创造短期的经济增长。在经济起步阶段,中国政府采取的要素低价、低税政策一直在延续,这就造成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环境。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我想如果外部环境没有大的变化,比如企业可以轻易地廉价获得生产要素,环境成本至少一部分可以外部化,利润还在增长,无论是地方还是企业,谁也不会平白无故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不会冒险去搞技术创新。实际上在资源低价格政策之下,谁多消耗了资源,谁就多分享了经济利益。在环境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谁严格地治理污染反而会降低自己的竞争力。

  经济增长面临两难选择

  问:转变增长方式对经济发展速度有何影响?

  陈清泰:进入新世纪,中国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的压力,

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
的压力,水、矿产资源、税费上调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压力,都在迅速增长。这些压力汇集在一起,实际上向社会上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依赖要素低成本,靠拼资源、拼劳力,无视环境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继续。逼迫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客观条件,实际上正在形成。但是传统增长方式有巨大的惯性,对传统增长方式,无论是地方还是企业,都有很强的依赖。

  转变增长方式,要支付巨大的短期代价,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政府一方面通过决定、文件,就建设

节约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不断地发出强烈信号。另一方面,政府又倾向于维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以缓解近期的矛盾。实际上,政府通过还掌握着的资源配置权、对要素价格的控制和较松弛的环境监管,把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隔离在了政府层面,没有充分地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使之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驱动力。这充分显示出,政府在保持短期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两者之间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政府主导造成体制性障碍

  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哪些体制性障碍?

  陈清泰:政府集改革对象和改革推动者两种角色于一身。角色的不确定性,使政府自身的改革十分艰难。目前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状况却没有根本的变化,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例如政府通过批租土地、审批项目、价格管制、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仍掌握着过多的资源配置权。一些地方运用政府的动员能力,不惜以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扭曲性的政策实现GDP的高速增长。

  政府深度的介入微观经济领域,削弱了市场监管和环境监管的职能。政府对价格的行政性管制,扭曲了市场信号,误导了企业等等。改革改到自己头上,又涉及到弱化资源配置权的时候,有形或者无形的内部阻力就会油然而生。这些可能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难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