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需要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18:23 《中国投资》

  我国去年1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8%, 今年1月份该指数又比2006年同期增长2.2%,虽然并不算高,但改变了近两年价格指数增长低于2%的状况,于是又有人出来大声疾呼:通货膨胀要来了,并开始为防止通货膨胀出谋划策。

  通货膨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真是那么可怕吗?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并超过一定水平的经济现象,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商品供不应求,货币供应量明显大于商品供应量,拉动物价上涨;二是商品生产的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十几年来,我国一直是需求不足,导致我国的物价水平也一直处于低水平状况。1997~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平均增长只有0.9%,即使在经济快速增长的2002~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平均增长也只有1.5%。物价水平的低增长与2002~2006年GDP年均增长10.3%相配合,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较好经济增长形势。

  但是,物价增长水平过低也会带来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从国内看,由于需求不足,在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非垄断行业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胜,不断采取减少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的办法,保持产品价格不上涨,甚至下降;农民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也还不得不降低农产品的出售价格。这些问题致使工人和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不能随着生产的增长而提高,进而导致我国一直难以摆脱消费不足的阴影。从国际上看,我国的低价产品不断冲击国际市场,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虽然是牺牲了我国劳动者的利益补助了外国的消费者,但外国人却不领情,反而使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和
人民币升值
的压力不断加大,甚至造成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因此,可以说长期维持低物价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障碍。

  其实,通货膨胀并不像一些经济学者说的那么可怕,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2%~10%的“温和”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但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都伴随着较高的物价增长指数,并通过物价的上涨提高生产者的收入,进而促进全体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只有日本在快速增长时是靠日元的不断升值保持低物价指数,其结果是几十年的经济萎靡不振。我国1992~1996年连续5年平均13.9%的价格指数增长虽然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的紧张局面,但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都上了一个台阶。

  因此,我认为目前我国不必为可能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而担心。相反,倒是应该采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办法推进价格指数的增长,使其在近5年内达到年均5%左右的上涨水平。

  具体可采取以下的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

  一是强制性大幅提高非垄断行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水平。目前我国非垄断行业企业平均工资水平占产品成本低于30%,而最低工资者收入所占的成本还不到5%。把他们的工资提高20%,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只有1%左右,加上企业其他职工工资水平的水涨船高,既使企业人工成本的总水平提高10%,产品的总成本也只增加3%左右,对物价指数的影响大约只有1.5%。

  二是继续通过逐年提高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办法,促进农产品价格上涨,提高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平均增长10%,对价格指数的增长影响不到4%。

  三是国家在为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提高工资的同时,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低保人员的收入水平。全社会消费品价格上涨所增加的税收,完全可以弥补这部分支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