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双边贸易安排都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16:45 《商务周刊》杂志

  栏目:封面故事

  “多边与双边贸易安排都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

  ——访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俞建华

  □记者 袁瑛

  在担任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之前,俞建华曾在商务部的世界贸易组织司任副司长,这样的经历使得俞建华成为在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问题上难得的专家型领导。与记者一见面,俞就略去寒暄,直奔主题,对记者娓娓道来当前多哈谈判停滞不前以及双边贸易安排活跃的潮流和现状。

  《商务周刊》:您能否介绍一下2007年1月中旬达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的框架和重要内容?这是中国达成的第一个服务贸易协议,对中国自贸区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有何积极意义?它对中国与其他服务业较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的谈判中有何借鉴作用?

  俞建华:2007年1月14日,第1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宿务召开。在温家宝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与东盟10国的部长们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签署的协议,是规范中国与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和处理与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同时包括了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根据《协议》,中国将在WTO承诺的基础上,在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做出新的市场开放承诺,东盟10国也将分别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向中国做出市场开放承诺。这些开放承诺是根据中国和东盟国家服务业的特点和具体需求而做出的,主要包括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权比例限制等内容。《协议》将在各国完成国内法律审批程序后,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另外根据《协议》规定,《协议》生效一年内,双方还将就第二批服务部门的市场开放问题进行谈判,以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间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合作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自贸区建设向前迈出关键的一步。它的签署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双方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为确保在2010年如期全面地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个协议也是中国在自贸区框架下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服务贸易协议,是在促进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为我国深入参与国际服务领域的合作,开展多边、区域和双边服务贸易谈判,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商务周刊》: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谈判进展和成果的情况?

  俞建华:在《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相继签署后,推进投资谈判成为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谈判总体进展顺利,双方正在就各自关注的问题展开全面磋商,争取尽快达成协议。

  《商务周刊》:2006年,中国在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商谈自贸区方面有哪些新突破和新亮点?

  俞建华:2006年,中国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建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促和谐,取得了新的突破。

  首先,完成了两个自贸谈判。继前年签署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和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早期收获协议之后,去年我们又完成了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货物贸易和投资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中巴自贸协定已于2006年11月24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签署。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于今年1月14日在菲律宾宿务签署。这些成果成为中国在加入WTO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其次,推进两个自贸谈判。去年我们与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分别举行了4轮和3轮谈判,并取得积极进展。再次,实施了三个自贸协定。去年1月和10月分别实施中巴自贸区早期收获协议和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同时继续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

  还有,我们启动了三个自贸谈判,即中国-新加坡自贸区谈判、中国-冰岛自贸区谈判、中国-智利自贸区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

  《商务周刊》:2007年中国将主要与哪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自贸谈判?

  俞建华:今年,中国将全面实施内地与香港、澳门的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中国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的自贸协定,积极稳步地推进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海合会、冰岛的自贸协定,以及与智利、巴基斯坦的服务贸易谈判和与东盟的投资谈判,同时将积极开展与韩国、印度、挪威等国的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

  《商务周刊》:自贸区的目的是推动双方贸易的发展,但解决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却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比如去年11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定了自贸协定,在中巴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着较大的贸易顺差,我们将在新的一年就改善这一状况做哪些工作和努力?

  俞建华: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确实存在着贸易不平衡。中国政府一直希望帮助巴基斯坦增加对中国的出口,这正是推进中巴自贸区建设的主要原因。在中巴自贸协定谈判中,中方本着互利共赢原则,认真考虑巴方关注,通过降税安排,给巴棉布、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和果汁等有出口潜力的产品提供了出口空间。我们相信,随着自贸协定的实施,巴方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中方还愿意提供一切合适的机会,包括在广交会等中国的展会上来展示巴方产品,使其被更多中国客户所认可和接受。在投资方面,我们鼓励中方企业,如建筑、电信和制造业的企业到巴基斯坦投资设厂,成为巴基斯坦新的税收来源和出口基地。在服务业方面,中巴之间很快将启动服务贸易谈判。服务业占巴GDP的一半以上,巴方很多服务部门是有竞争优势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消除中巴双边的贸易不平衡现象。

  《商务周刊》: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谈判已经进行了7轮,最新一轮在堪培拉的谈判是否已经涉及了两国在市场准入的实质问题?中国将如何解决中澳自贸谈判的服务贸易开放难题?

  俞建华:中澳自贸区第7轮谈判于2006年12月中旬在堪培拉举行,双方全面开始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谈判。中方向澳方提交了长达300页的货物出口要价和服务贸易壁垒清单,双方就清单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初步磋商。中澳双方均认为,磋商取得了有益的进展,为今后深入开展谈判、明确各自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占其GDP的70%以上,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5%,是一个典型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服务贸易是澳大利亚看重的主要领域,他们在法律、金融、建筑、教育等诸多部门存在一定优势,对中国的潜在市场兴趣浓厚,希望中国做出有商业意义的开放。关于如何解决进一步开放的问题,我想谈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作为WTO新加入成员,服务业的开放水平已经很高,澳方关心的很多利益已经能够在目前的开放体制下实现;

  其次,自贸区谈判是双向的,应当在相互开放中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所以双方在谈判中都必须面对对方提出的问题,而不光是中国单方考虑如何解决澳方提出的问题。谈判中,双方将认真研究对方提出的开放要求,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谈判最终达成彼此都满意的协议;

  最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很快,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世界排名第8,服务进口世界排名第7。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我们愿意与有关国家探讨加强服务业合作问题。我们相信,在双方领导人的亲自关注和推动下,依据建设自贸区的原则,中澳双方一定能够实现双赢的结果。

  《商务周刊》:新西兰总理去年底在香港发表的讲话表明新西兰政府在中新自贸区谈判中的积极态度,中新自贸区是否有望在近期内达成?目前,中新自贸区谈判中需要克服的难题是什么?

  俞建华:新西兰是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对建立自贸区都十分积极。迄今自贸区谈判已进行了10轮,总体进展顺利,双方已经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原产地规则、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等诸多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磋商。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新西兰期间,与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共同商定,双方将在一两年内完成谈判,签署协议。2007年1月,两国总理在东亚峰会期间会面时再次重申了这一目标。目前,双方谈判人员正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不断推动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新自贸区谈判一定能够如期完成,达成全面的、高质量的、平衡的和为双方所接受的协议。

  《商务周刊》:中国和海湾地区的贸易量在去年也得到了大幅的增长,西方媒体称一条新的丝绸之路正在中国与中东地区之间形成。中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自贸谈判已经进行了4轮,未来一年内将会在哪些方面有实质性的进展?

  俞建华:目前,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已经举行了4轮谈判,在货物贸易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双方将根据互利共赢的原则,务实合作,争取尽早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并稳步推进服务贸易谈判。

  《商务周刊》:中国和智利的自贸协定已于去年10月开始实施,目前来看,它给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带来了哪些促进作用?

  俞建华:根据中智自贸协定,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我国先后对智利取消了2806种和1947种产品的关税,智利也于2006年10月将5891种我国产品的关税降为零。双方已降为零关税的产品主要有化工品、纺织品和服装、农产品、机电产品、车辆及零件、水产品、金属制品和矿产品等。到2015年,占两国税目总数97%的产品均将实现零关税。协定实施后,双方进一步扩大了彼此优势产品向对方的出口,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为企业带来大量商机,为消费者带来众多实惠。例如,关税削减为零后,中国出口到智利的鲜冷鸡肉产品、芝麻油分别增长了25%和31.5%,国内企业获得更多出口机会;而中国从智利进口的冷冻橙汁、冻小虾仁的原有税率是7.5%和8%,关税削减为零后,不仅国内加工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消费者也获得了更多实惠。

  《商务周刊》:谈完了双边自由贸易问题,我们来看看多边问题。WTO的多哈谈判已经无限期中止,目前美国和欧盟均表示希望重启多哈谈判,您如何看待多哈谈判在2007年的命运?

  俞建华:中国坚定地推动多哈谈判早日取得成功,这符合WTO所有成员的利益。多哈谈判长期停滞不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推动多哈回合谈判重回轨道,尽早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并把关于“多哈回合是发展回合”的承诺落到实处。

  今年是多哈谈判的关键一年,形势不容乐观。美欧近期发出了积极的政治信号,我们期待着美欧把政治意愿落到实处,发挥引领作用,在农业领域取得共识,这是打破僵局、推动整个谈判的关键。只要谈判有1%的希望,各成员就应该做出100%的努力。中国愿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推动谈判在2007年取得进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商务周刊》:相对目前全球范围内区域与双边贸易谈判的火热,多边贸易体制却陷于僵局。您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多边与双边贸易谈判的格局问题,它们是互相补充还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俞建华: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以自由贸易区为主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截至2006年10月,向WTO通报并仍然生效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14个,其中80%是近10年出现的,仅去年1—10月就新增了30个。

  去年7月,WTO总干事拉米宣布多哈回合谈判无限期中止。目前多哈谈判虽已低调重启,但由于主要成员方仍存在严重分歧,迄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使得不少国家将更多精力由多边贸易体制转向以自贸区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纷纷提出自贸发展目标,加快自贸谈判进程。

  我们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都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渠道。区域贸易安排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和促进,两者应良性互动、相辅相成。我们将继续奉行多边贸易主义,多边贸易体制是我国贸易政策的最优先选择。我们将继续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将继续推进自贸区和其他区域贸易安排谈判,促进我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