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权衡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中国人口政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 11:54 《财经》杂志
“人口失控”与老龄化两极压力俱在,决策者选择了现行人口政策暂且不变,但渐变已是势所必然 □ 本刊记者 常红晓/文 “五年内政策不变” 在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态势下,人口政策正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一些经济学家议论,为避免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短缺,现行生育政策应适时调整;更多的社会学者认为,随着国人逐渐富裕和教育普及,生育愿望大幅下降,继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似无必要;中国的社会保障学者则担心,如不能及时改变现行人口政策,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能面临崩溃。在农村,农民普遍希望生两个孩子。一些城市人也希望有生育二胎的机会。 学术界的上述思考与社会公众的普遍期望,似乎已形成“放开二胎”的社会情绪,亦推动着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深入讨论。 不过,随着近期中共中央新人口政策文件的公布,种种猜测尘埃落定。2006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下称“中发22号文”)。这是六年来的首份人口政策文件,它明确宣布:2010年前,中国现行人口政策不变,不会“放开二胎”。 据《财经》记者了解,该文件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国家人口计生委)主持起草,经过多次修改后,于2006年11月2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中发22号文”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文件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台港澳地区)要控制在13.6亿人以内;到2020年,人口总量要控制在14.5亿人左右。 200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人口和计生工作。这次会议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必须由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尽管政策不变,人口学界一致认为“中发22号文”不再单纯强调“控制人口数量”,而是着眼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意味着中国人口政策重心已发生战略转移。 “三大挑战”凸现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估计,始自1971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生了4亿人。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最为突出的有三: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畸高;十年后劳动力可能出现短缺。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界定老龄社会的标志,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到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标志着中国已跨进老龄化门槛。 老龄化趋势在未来30年间将持续加速。预计到201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8%。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占全国人口的11.2%。2045年后将超过3.2亿,占全国人口比重增至20%。 从人口学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受诸多因素影响,成因复杂。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认为,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生于“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但也承认,“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与计划生育相关的,还有出生人口性别比急剧升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指一定时间里活产男女婴数量之比,正常值在106-108。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与实行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同步,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90年代攀升更为显著。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透露,目前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接近119∶100。据人口学者研究,目前除了新疆和西藏,出生性别比失调已蔓延全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人口学者指出,出生性别比升高主要是现行人口政策下“选择性生育”的结果。由于强烈的“男孩偏好”,人们倾向于用B超等鉴定胎儿性别,对女性胎儿实行人工流产。 据中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到2020年,20岁-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低收入及低素质者结婚难,可能诱发拐卖妇女等“性别挤压”问题,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影响社会稳定。 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或许是未来中国劳动力的短缺。国家人口计生委所属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最新预测,自2006年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已进入稳定期,2010年起,这一比率逐步下降;到201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趋于稳定,2022年后将大幅减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昉称,中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已经开始下降,绝对数量也将在十年后开始下降,如此情势下,劳动力短缺就不可避免。据他研究,中国经济1978年至1998年的高速增长,劳动力数量的贡献率占24%。 学者们担心,劳动力大幅减少,不仅危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可能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正是基于对中国人口态势及面临问题的忧虑,无论是人口学界还是社会公众,多期望现行生育政策能有相应调整,从而减轻老龄化的压力,改善男女失衡问题,延缓未来劳动力的急速减少。 人口政策调整“两难” 但是,生育政策调整是一个两难选择。 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看来,“放开二胎”的确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和未来劳动力短缺,有利于降低出生性别比,改善人口的整体结构;但是,也面临生育率反弹的现实风险,可能造成人口失控。 主张“放开二胎”的学者则没有这种担心。他们认为,在现有低生育水平下,“放开二胎”不会造成巨大的生育反弹。因为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已悄然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即使“放开二胎”,也不会有更多的人生育两个以上的孩子。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真真调查,中国大多数农村居民也只是想生两个孩子,并不要求多生。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数据似乎也在支持这一判断。目前中国官方统计的总和生育率为1.7-1.8,也就是说,目前平均每对夫妇生育不到1.8个孩子。 所谓总和生育率,是指衡量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生育水平高低的指标,其含义是平均每对夫妇终生生育的孩子数。一般认为,每对夫妇平均生育2.1个孩子时,该国的人口总量相对稳定,人口学上称之为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如果总和生育率低于2.1,人口会一代比一代少;而如果总和生育率高于2.1,人口会一代比一代多。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早在十多年前就已低于2.1。”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顾宝昌告诉《财经》。 但国家人口计生委则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这个问题。据他们分析,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由于目前的生育水平普遍低于国人的生育意愿,一旦放开生育,必然导致生育率反弹。 又据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司长陈立等人的研究,中国自2005年至2020年,20岁至29岁的育龄妇女数量会形成一个小高峰,会导致出生人口出现小高峰。同时,随着计划生育以来近1亿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生育水平必将有所提高。上述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将使出生率和出生人口数量有明显增加。 “十五”期间,多数省份对生育政策“适度微调”。2001年12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后,全国有21个省份放宽了对生育间隔的限制。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份实行“双独政策”(即夫妇皆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吉林、上海、福建等七个省份农村实行“单独政策”(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育二胎)。据人口计生委分析,上述各省(区、市)的政策微调效应十分明显:2005年全国出生人口的增量几乎全部来自这些地区。 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看来,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可能加剧老龄化,增加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难度;但“放开二胎”却面临生育率反弹的现实风险,可能造成人口失控。“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变。 “人口规律”至关重要 此次中央文件的出台,成为科学、理性讨论中国人口问题的契机。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解读政策时指出,中国应使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目前官方统计的总和生育率正在这个水平上,结论自然是“稳定现行低生育政策”。 但人口学界大多认为,目前官方认可的1.8的总和生育率估计可能偏高。中国的真实总和生育率大约在1.4-1.7之间。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真真介绍,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到的总和生育率是1.22,后来调整到1.8左右。调整的依据主要是出生漏报。 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对《财经》解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调查结果是1.22;但是由于人口漏报的比例是1.81%,把这部分填回去进行误差校正,总和生育率就成了1.75,社会上一般讲1.8左右。” 国家人口计生委所属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的研究表明,1.8的总和生育率可能是被高估了。 据该中心课题组测算,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自1990年后一直低于2.1的更替水平。学者指出,如1990年已低于2.1,那么15年后,中国不可能还有1.8的总和生育率。 近年来,人口学家参照国际经验发现,一旦人口生育率下降,并不会在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时相对稳定,而这种下降具有相当的惯性,使得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低于1.3的“超低生育率”。实践证明,此时无论是放开生育或刺激生育都很难奏效。 人口学者警告说,人口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生育行为首先是一种经济决策。如果人们的生育意愿长期持续下降,那么其生育水平重新升高几乎不可能。 “人口不像是水龙头,不想生育就关上,想生育就打开。现在中国生育率已经降到不能再低的水平,应该从长计议,考虑中国长远的人口政策。”郑真真说。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不可能不研究社会关注的“生育政策调整问题”,但是他不愿公开讨论,希望学者们“内部研究”,据称主要的考虑是担心“媒体炒作”。 虽然此次中央政策文件已明确“十一五”期间中国生育政策不会变,但2010年后怎么办,无疑给社会各界留下想象空间。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中国人口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未来即使调整,也只能是“渐变”。- 名词解释 总和生育率: 一定时期(如某一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说明每名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各年龄组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可能生育的子女数。这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简单地说,就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终生生育的孩子数。 世代更替水平: 指这样一个生育水平: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一旦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出生和死亡将逐渐趋于均衡,在没有国际迁入与迁出的情况下,人口将最终停止增长,保持稳定状态。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为2.1即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