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盒子之谜:崛起VS崩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02: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崛起?!》

  中国未来10年

  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

  本 力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1月出版

  □ 徐瑾

  有一种小玩意,名曰中国盒子。它由好几层组成,打开外面大盒子,里面是个中等盒子,再里面又是小盒子,如是再三,直到打开最小的盒子,才是谜底所在。由此,中国盒子一词常喻极尽复杂之事。

  在历史叩响21世纪的时候,伴着一个古老东方文明发源地的重焕青春,中国世纪即将来临的预言大行其道,与此同时,对中国经济潜伏危机甚至行将崩盘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中国何去何从,与中国盒子一样迷雾重重。崛起还是崩溃?两种声音争持不断。 《崛起?!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这部及时并不乏深刻的作品,集全球一流经济学家的智慧于一体,将中国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下,从不同角度加以剖析,颇有旁观者清的意味,编者的意图很清楚:为解释中国经济提供更宽泛的多元视角。

  站在大时代的背景来看,在近30年间,中国经济纠结了社会转型、经济变革、能源紧缺、贫富分化等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瓶颈。复杂的问题真的有简单的答案吗?最早,中国是和俄罗斯站在一起比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选择了渐进式的路径,而这场至上而下的改革最早是发生在农村。苏联轰然解体之后,西方众多经济学家为东欧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献策筹措,其中最以“休克疗法”惊心动魄。可惜,临到后来,中国体制改革释放的惊人能量把俄罗斯甩在身后。经济学界开始设想,中国是否会成为另外一个日本。这,是祝福还是诅咒?

  九十年代以来,曾经一飞冲天的日本经济低回不已,直到去年才有复苏迹象,但是目前日本仍旧是世界前列的经济体;冷暖两重天,而中国经济的GDP则保持在9%以上高速增长。中国的崛起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以制造业发家的工业化路径。那么,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八十年代的覆辙呢?当时,日本在外在货币升值压力与脆弱金融系统的压迫下,导致房地产以及证券泡沫破裂,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经济近十余年持续衰退。

  乍看上去,中国经济确实有很多日本的影子,国家主导的脆弱银行系统下流动性过剩,鼓励过度投资成习等。高投资高能耗低产出植根于以投资拉动经济运行的模式,如是模式的危险在于经济过热之后,极其容易陷入停滞泥淖。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资本流动成为家常便饭,回报率成为资本流向的唯一标准。但围绕中国投资回报率的争议也起起落落,各家数据口径差别极大,要么低得离奇,要么高得咋舌。最近白重恩等人关于中国投资率的调查表明,中国目前投资回报虽然低于九十年代,但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力增长推动下,年总资本回报率仍旧保持在20%的理想水准。由此可见,中国投资过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泛滥可怕,原因在于工业部门内的渐进式重组使其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转变,本书中的不少观念也印证此前不少传言的夸大之处。

  所有对于中国经济悲观论调中,对金融系统的质疑最为强烈。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发展仍旧处在初级阶段,以往国家主导下的中资银行往往被认为坏账缠身,体制落后;如今,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上市成为中资银行促进商业化运营的主流方法。2006年,中资银行在香港次第上市,成绩斐然,2007年仍旧是银行上市年,前景看好。但是上市融资毕竟只是第一步,上市之后公司内部治理的改善方是目的。

  早在1960年,W·罗斯托就认定“起飞”的条件最重要的有三,其一是高积累率,起飞实现条件之一为生产性投资在国民收入中占10%以上时;第二是适宜的规则制度机构,在他明确下来就是私有制条件;三为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中国的改革沿袭自身的逻辑与路径,高储蓄率,廉价的内陆人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技术的学习效应使中国经济跨入后发国家特殊的经济起飞阶段,保持了9%以上持续增长,成为标杆经济体。

  最近几年,印度GDP增幅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演绎了经济增长的新神话,中国印度的龙象之争由此成为热门话题。2003年两国GDP增长占全球比例由1990年的13%上升到32%。中国主要依赖制造业,工业部门一直占据GDP半壁江山以上,印度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超过60%,尤其是IT服务。差异是由两国各自国情决定,但是无疑都通过规模改写了世界经济的传统。

  后发优势曾经是我国经济学界研判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杨小凯等人却提出了后发劣势的观点。他们认为,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但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其制度,虽然可以导致落后国家的经济在短期内获得快速增长,但同时路径依赖会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强化国家机会主义,甚至使得长期发展变为不可能。对于中国等后发国家,如何推进改革与克服惯性并举仍是最大核心问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印度的领跑行为其实都不同程度掩饰了各自的劣势,比如,两国制度上的缺失便一直笼罩着后发劣势的阴影。

  还原中国经济纷繁现象背后的事实,还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问题。太阳底下无新事。任何一段历史特殊性都无可质疑,但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无论中国盒子的最后一层是什么,我们应该明白, 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善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社会福利,也将为所有后发国家带来新福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