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法国经济改革揭开序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0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法国经济改革揭开序幕

  因特别退休金改革计划而触发的法国大罢工到本周二全面爆发,教师、市政和邮政等八大公务员工会的成员纷纷走上街头,支持铁路及运输工会早于上周三便开始的抗争,使法国交通几乎全面陷入瘫痪。

  法国交通系统的雇员一般可在55岁退休,并享受全额退休金,但其它公共部门的雇员则必须满40年工龄(通常到60岁以上)才能拿退休金。萨科齐指这是旧时代的产物,声言必须一碗水端平,更何况政府财力根本无法负担。这种制度早在二战前便有,当时铁路工人是高危、高强度工种,例如要在列车行进时不断把煤炭铲进锅炉中,不少工人到50岁时已无法继续工作。在电气化时代,这种情况明显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怯于工会势力,政府一直无法缩减该开支。

  因此,萨科齐主动地向工会发起挑战,以取消特别

养老金为切入口改革法国的福利制度,在很多人眼中,就像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抗英国煤炭工人般,是全面经济改革的揭幕战。固然,两者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萨氏和撒氏接手的都是国民经济严重停滞的烂摊子,其前任也均是改革的失败者——希拉克和希思都曾不敌工会势力,败下阵来(1976年希思还输掉大选,使工党的卡拉汉上台)。

  但不同的是,1979年便上台的撒切尔夫人是等到打赢福克兰之战,民望极高时才动手。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撒切尔夫人预计煤炭工人罢工将以煤矿停产使电力供应停顿作要挟,很早就开始储备煤炭,罢工开始时,英国的煤炭储备量已足以应付一年之需。反观萨科齐,在上任仅半年后便动手,不但没有等规定公营机构即使罢工也必须维持有限度服务的法例生效(明年初),对于公共交通陷于瘫痪的情况也未有应急方案。可以说,即使现时的形势对萨氏有利,其时机仍未成熟。交通瘫痪的情况一旦旷日持久,民意动摇并非不可能。

  最能够解释萨氏动机的恐怕主要有两点。首先,萨科齐打着与希拉克时代“决裂”、改革法国这面旗帜当选总统,他认为他有充足的民意授权。民调机构CSA的调查显示,从他当选至今,一直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法国人支持政府进行有关改革。这与1995年朱佩总理推动类似改革时民意倾向于支持工会相当不同。其次,法国政府面对严峻的财政压力。法国现时的公债和财赤分别为GDP的67%和2.4%,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只有1.8%,导致萨氏承诺的平衡预算计划不得不由2010年推迟至2012年。由此看来,急于拿福利优厚的特别退休金开刀便不难理解。

  罢工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取民意支持,以使工会获得政治筹码和政府谈判。经过一轮讨价还价后双方必然会达成某种妥协方案,然后都宣称成功捍卫各自代表的利益。萨科齐最终能否赢得这场政治硬仗,相当取决于这些妥协方案的具体内容。今年夏天萨科齐曾尝试改革硕士生录取制度,但眼看要触发学生示威便妥协了事。其后,他又曾尝试在政治部门裁减冗员,但为避免示威爆发,他把原来计划的每流失两个才补充一个

公务员的比例改为三补二。本月初,为了安抚因燃料价格上升而酝酿示威的渔民,他宣布免渔民六个月的社保税。这都使人怀疑萨氏是否外强中干。

  在特别退休金计划上,萨科齐也必定会作出一些让步。衡量成败的标准将是这些让步措施的财政成本占所节省支出的比例。如果该比例过高,改革将不能被视为成功。因此,是否能成功取消特别退休金,以便继续其改革大计,是萨氏改革经济决心的试金石。(克约 香港)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