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格林斯潘:帮助普罗大众度过动荡年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苏明

  正是由于他成功预见到了通货膨胀在一个技术革新年代的缓慢到来,没有采取措施为良好运行的经济刹车,美国经济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繁荣的年代

  夜幕降临,窗外一片漆黑,山风呼呼地吹过,带来了清脆的凉意。我容身于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公园东边的一个牧场的小木屋,小木屋下面是马厩,但是马儿们却不见了踪影。它们去哪儿了呢?

  小木屋里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这是城市里的我消磨时光的工具。但在这人迹缺失的一隅,我只能回到最原始的娱乐——读书。取出了远道背来的最新畅销书——艾伦·格林斯潘的自传《动荡的年代》。格林斯潘从1974年就以总统经济事务顾问的身份涉足政坛,开始为美国的经济政策运筹帷幄。他此后担任美联储主席长达20多年,辅佐从福特开始的历任总统(卡特除外),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任期间,参与制造了令人津津乐道的由于互联网科技革新所带来的空前的经济繁荣。上世纪90年代,美国推广了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业效率,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变,美国的自信和在世界事务上的领导地位也是如日中天。在任期间,格林斯潘也同时目睹了互联网股票泡沫的破灭、“9·11”给美国的重创,以及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直到2006年格林斯潘卸职,他无疑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艾伦开口,世界都在聆听。”格林斯潘在任时,经常惜字如金。如今,艾伦已经把他81年的经历和思索都写在了这本500多页的书里。世界仍旧在聆听。

  “9·11”亲历

  书的开始便是关于“9·11”的描述,格林斯潘坐在正从瑞士飞回美国的飞机上,机长突然得到消息,两架飞机撞上了纽约的世贸中心。飞机按命令折返瑞士。在返回的路上,震惊之余,格林斯潘反复地思考这一事件对美国联邦储蓄系统的影响。是恐怖分子对联邦支付系统的直接破坏而造成系统瘫痪,还是更多地对市场人气的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格林斯潘的结论是恐怖活动所带来的心理恐慌更可怕,特别是人们害怕还有更多恐怖袭击的心理恐慌。这种恐慌会使得人们远离经济活动,呆在家里,撤销投资,卖掉

股票。这种滚雪球似的效应会最终把美国带入经济衰退。这种冲击之后“心理”效应的思路在后面的篇章中反复出现,成为他在处理金融危机时的一个主要思路。

  接下来的描述给我们带来了美国经济领导人处理这场危机的台前幕后的故事。比如他第二天由F16战斗机护航回到美国,去美国国会作证,分析美联储收到的经济指标数据,国会表决同意为经济注入1000亿美元的法案等。由于政府及时应对,为美国经济注入“强心剂”,消除了格林斯潘所担心的“心理”恐慌,美国经济得以在“9·11”后软着陆。

  黑色星期一

  1987年,格林斯潘首次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上任伊始,他就不得不面对一次巨大的金融危机——“黑色星期一”。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间暴跌508点,相当于22.5%的回落,是美国证券历史上一天之内损失最大的一次,超过了1929年大萧条时的“黑色星期五”。格林斯潘显然还没有准备,他知道这是一次考验,他第一次对于晚上能不能睡得着觉没有什么把握。

  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准备停止交易,以遏制恐慌情绪。格里斯潘表示强烈反对,“在市场恐慌的时候关闭市场无异于在投资者伤口上撒把盐。虽然投资者的纸上损失很大,但只要市场还是开的,投资者知道他们总是可以在合适的时候退出。但如果股市的出口关闭,会导致投资者恐慌,因为股市重开时,没有人会愿意第一个下单,因为他不知道价格该是怎样。”

  由于股票市场的暴跌,企业和银行也变得恐慌,由此拒绝支付彼此的交易而导致各种经济活动停滞。美联储作为市场“卫士”,必须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首先,美联储发布了类似“盖蒂斯堡宣言”之类的宣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其中央银行的职责,在此郑重宣布,愿意为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流动性的资源。”

  同时美联储官员给华尔街的大银行打电话,建议他们在此市场情况下,仍旧继续正常的放贷活动。美联储并没有行政权力要求银行这样做,而此时的华尔街银行们也损失惨重,美联储官员只能晓之以理。“我们并不是要求你们贷款,我们只是希望你们考虑自己业务的长期利益。要知道人们的记忆力很好,如果你只是因为紧张,而没有任何其他的具体原因就拒绝你的客户的贷款要求,客户会记住的。”

  劝说的同时,美联储采取具体行动,为市场枯竭的流动性舒缓。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数十亿美元的政府债券,起到了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的作用。

  格林斯潘还从政治层面试图为市场提供解决方案。他和当时的财政部长贝克见面,建议和国会进行合作,提出全方面的削减财政赤字的法案。里根任期内大量增长的财政赤字一直使华尔街忧心忡忡,虽然政治方案更多的是一种长期方案,但减缓财政赤字才是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本解决方案。

  危机在一个星期内渐渐消退。 1988年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在2%左右。1988年早期,道琼斯指数回归到了2000点左右,回到了1987年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危机中,投机者损失惨重,一些证券公司破产,但格林斯潘颇为欣慰,普通老百姓没有受到伤害。

  非理性的繁荣

  格林斯潘的下一个来自股票市场的考验可能要愉快一些,但同样是个巨大的考验。1995年8月9日,是美国网络搜索引擎Netscape上市成为互联网繁荣时代的开端。这一年,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30%,纳斯达克更是扶摇直上40%。互联网科技的应用使得公司的库存大大降低,提高了劳动效率。由于产生了很多新的工作机会,劳动就业率不降反升。到1996年,失业率降到了5.5%的水平。根据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如果失业率在6.5%以下,工人的工资水平就会相应提高,造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此时,美联储受到了很大的升息压力,要求为过热的经济降温。格林斯潘在书中回忆到,他和克林顿总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都认为,由于互联网这一突破性的科技导致了传统经济学智慧里的“自然失业率”在这种形势下不再适用,自然失业率实际上在科技革命的年代处于一个缓慢下降的态势。但仅仅是感觉还不够,格林斯潘必须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持他的观点。在1996年9月美联储会议的前夕,他仔细分析了来自商务部和劳工部的宏观数据。发现大多数公司并没有为它们的产品或服务提价,而且它们的营业毛利也有所增长,这说明了单位产出的成本实际上并没有上升。格林斯潘判断,如果这些数据准确的话,单位产出的增长是真实的,从而说明经济效率在提高,这样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格林斯潘成功地说服了美联储的同事,最后投票11∶1保持原有的5.25%的利率。

  如今,格林斯潘这一不囿于经济学教科书的举措被广泛赞扬。正是由于他成功预见到了通货膨胀在一个技术革新年代的缓慢到来,没有采取措施为良好运行的经济刹车,美国经济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繁荣的年代。

  虽然经济运行良好,过热的股票市场却使格林斯潘和财政部长鲁宾头疼。道琼斯工业指数在一年半之内,连续突破了4000,5000,6000点。格林斯潘和鲁宾的例行早餐会开始常常讨论股票市场的问题。鲁宾认为国家金融官员不应该在公共场合讨论任何股票市场的问题。鲁宾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阐述了有关的三种观点。

  “首先,谁都无法确认一个市场的价格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其价值。第二,你无法和市场的各种力量抗衡,所以多说无益。第三,所有你说的,都会回过头来影响你的声誉,别人会意识到你不比其他人多知道多少。”

  格林斯潘承认鲁宾的观点是对的,但他还是对股票市场日益显现的泡沫忧心忡忡,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虽然美联储并不负责监管股票市场,但股票市场对经济中价格稳定的影响,正是美联储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1996年10月,格林斯潘通过一个经济学论坛的机会发表了他最著名的一次讲话,他对过热的股票市场的评价“非理性繁荣”将和他一起名垂史册。

  据说格林斯潘是在家里泡澡时起草了这份讲演。“对于美联储来说,正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格——以通货膨胀来衡量,是我们所关注的。那么未来的价格呢?体现未来价格的房地产和证券,它们的价格稳定是不是对经济的稳定也至关重要?”

  “但我们如何知道非理性繁荣已经大大提高了资产的应有价值,然后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长期的经济萎缩,就如过去10年日本所遭遇到的?”

  股票市场应声而跌。市场预料格林斯潘的讲话会导致美联储增加利率,但当天股票市场止跌回升,第二天,更是把所有的失地都补了回来。这一年,美国的股票市场又上升了20%。

  1997年2月,美联储开会前,道琼斯工业指数已经上升到7000点。此时,格林斯潘和同事们大都确认,股市的泡沫会影响整体经济的价格稳定水平。为了不给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3月25日,美联储仅仅提高了利率25个基点,达到5.5%的水平。

  火热的股市在美联储提高利率大概一周后,才有所反应,下跌了500点,7%左右。但接下来的几周,股市又卷土重来,收回失地,还上升了10%左右,到6月,达到7800点。

  股市给了美联储一个沉痛的教训。格林斯潘说,鲁宾是对的,你无法判断什么时候股市过热,也无法和市场抗衡。

  此后,美国股市继续走高,长达三年,直到2001年互联网股票泡沫的破灭。

  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格林斯潘还为中国的经济写了单独的一章。

  他认为由于

人民币汇率保持过低,中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导致中国有大量外汇盈余。央行于是用这些多余的外汇来购买外国资产,这就相当于中国央行发行了大量的人民币面值的债券。因此,经济中的货币供给,超过了名义GDP的实际增长。这才是通货膨胀的导火索。

  格林斯潘还认为中国的央行没有把利率的确定完全交给市场来施行。中国经济日益的市场化,但用来快速有效的调节市场供给总需求的利率、汇率等工具却还是用行政手段来施行。中国央行一般只是在市场的不平衡很明显地显示后,才会调整利率,并通常和银行资本储备金率一起来进行调整。这样的结果通常是调整的时机过晚,或是调整的效果力度不够,甚至是效果适得其反。硬币都有两面,格林斯潘也承认中国金融和世界

资本市场的阻隔在事实上使得中国免于1997~199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自由市场经济的忠实信徒

  在格林斯潘的这本自传、回忆录里,格林斯潘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经历来阐述他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推拜。他最早观念形成来自于年轻时结识的一位作家、哲学家Ayn Rand,Ayn在苏联长大,对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有切身体会,并深恶痛绝。格林斯潘和她经常进行哲学式的辩论,他们在精神和学术上成为知己。这本书同时还是他的经济学杂文集。格林斯潘在其他的篇章中,如“资本主义的几种形式”,“通用的经济增长”,“经常账户和债务”,“全球化和经济管制”, “教育和收入差距”,详细表达了他对这些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议题的看法。他的看法大多是从他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

  虽然经济学杂文远没有他笔下的经历故事那么妙趣横生,格林斯潘的回忆录总体上是本轻松易读的书。很自然地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一同走过这80多年的动荡岁月,似乎不是件那么痛苦的事。在怀俄明州牧场小木屋秉烛夜读后第二天,推开窗户,马儿们已经翩然归来,在山里明媚的阳光下,安静享受着它们的早餐。或许格林斯潘想要表达的是——联邦货币政府官员的职能就是帮助社会经济的普罗大众在动荡的岁月里平安度过。(评论请寄suming2008@gmail.com)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