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油价说法最近有点儿怪!

2001年06月29日 13:47  北京日报 

  有消息说,7月汽油价格每吨降约450元,每升的下降幅度0.3元左右。对此,中石化介绍说,这是依照往日的“规矩”计算出来的,而确切的价格国务院还没批下来

  本报记者 孟为

  油价说法近来有点儿怪。国务院还没批下来的价格,猜测已经满天飞,对此,中国石化非常无奈,并说这将给石化企业销售带来一定影响。昨天,记者就油价问题采访国家计委有关部门,被告之“新油价标准已经上报国务院,还没被批下来,具体情况还无法对外公布”。可近日有媒体称,受国际汽、柴油与原油的价格全线跌落影响,7月我国国内的汽油价格将会大幅下跌,而且非常精确地计算出,汽油价格每吨降约450元,每升的下降幅度0.3元左右。据中石化介绍,这是人们依照往日的“规矩”计算出来的。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是以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的价格作为国际油品价格的参照标准。具体的价格计算方法是,从每月的26日开始,到前月的25日,统计新加坡交易所油品每日的收盘价,然后计算出这一个月内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月平均价格,作为国内下月的定价基础。而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5月26日至6月7日10余天的时间内,新加坡市场汽油累计平均价每桶28.1美元,比前月大幅下跌5.7美元左右,油价自然随之滑落。

  国际市场的价格完全公开,而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方法也完全透明。于是,任何人通过国际市场油价变动,轻而易举地就可提前一个月知道国内市场的价格走势。

  由于还没有同国际油价即时接轨,且滞后国际行情一个月,这种油价定价方式对于一些成品油批发商来说,就可以等待油价下调时大量购入。而诸如公交、航空等对成品油依赖较大的企业,则能够利用成品油的价格差,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加之油价是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制定的,作为企业只是执行国家的有关标准,对于价格变动,企业只能根据国家标准作5%的浮动。这正是像中石化这样的企业无奈之处。

  中国加入WTO在即,将逐步取消或降低原油和成品油关税,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允许国外石油跨国公司参与国内油品市场经营,这种发展趋势要求有一个基础,就是油品价格体制的进一步市场化。看来,油价远离尴尬不会太久了,那时,类似现在的油价怪事也不会有了,油品的经营、使用会在一个更加公开、公平、合理的交易环境中进行。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