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启示之一,就是在开放资本市场之前,一定要建立一个健康的金融体制。当前中国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进入所带来的挑战需要重视。
外资银行的进入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将促进国内银行系统提高效率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它又增加了对国内脆弱的银行系统的压力。对此,学术界有大量的讨论。我结合对中欧转轨国家经验的研究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系统将在以下三个领域与外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
首先是小额贷款中的住房信贷业务。根据一项对3900户大城市居民的调查,中国71%的城市居民将买房视为未来支出的第一目标。这就预示着未来的住房信贷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一方面,住房贷款需要银行熟悉当地的情况,这是中国银行的优势所在。但是,另一方面,相对于小额的商业贷款,住房贷款更具有透明性和保险性,所以外国银行对这一领域的商机决不会视而不见。可以预想这一领域将有激烈的竞争。
另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将是银行卡业务。中国当前的银行卡多是借记卡(debitcard),而不是信用卡(creditcard),并且由于种种原因银行卡的漫游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中国加入WTO后,预计这一市场将会和欧洲转轨国家一样迅速地发展。以匈牙利为例,截至1999年,匈牙利全国已经有36%的人拥有银行卡,或是Visa卡或是Europay卡,银行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支付手段。在银行卡业务中,中国的银行有着大量的分支机构,便于开展业务,这是其优势所在。然而,另一方面,大的外资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在国际上有着良好的信誉,容易被人们接受。并且,虽然国内的四大银行当前已经开展了银行卡的业务,但是其服务质量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在这一领域也将可能有激烈的竞争。
第三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将是网上银行(on-linebanking)业务,外资银行在这一领域更具有竞争力,并且建立网上银行可以节省建立分支机构的成本。中国的互联网正在高速发展,外资银行更可能会看中这一领域的商机。
同时应当看到,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的金融市场的改进和发展。竞争将促使国内银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争取客户。另外一个人们可能忽视的作用,是它有助于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当前四大银行占有全国95%的个人储蓄,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外资银行不大可能建立分支机构去与国内银行争夺个人储蓄,它更愿意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得到资金。这会促进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而同业拆借市场的健全将对利率市场化、风险评价、货币政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有助于稳定国内的经济。外资银行的直接投资与其他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它们的利益将与中国金融形势稳定密切相关,并且它们也要接受国内银行系统监管,所以在短期的资本投机行为上,他们将会更多地扮演一个稳定国内银行系统的角色。
当然,这把双刃剑最终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政府和银行系统怎样利用当前这段过渡时期进行改革。政府越早对信贷市场、存款市场管制进行改革,国内的银行也就越早学习怎样对风险定价、提高资产质量;越早摆脱政策性贷款和信用不良的客户,它们也就越能增强抵御未来外国银行竞争的能力。无论怎样,如果政策得当,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在中国入世后是可以拥有美好前景的。
作者简介:约翰·伯宁(JohnP.Bonin)《比较经济学杂志》总编、Wesleyan大学经济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