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农民何时成为“座上宾”?

2001年05月16日 14:34  法制日报 微博

  现在,银行界与社会民众对话中谈论最多的话题,应该是消费信贷了。也难怪,自1999年3月央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贷款指导意见》发布后,犹如一声春雷,催得各家商业银行纷纷竞动,相继推出了汽车、住房、教育助学、大额耐用品等信贷品种。然而,在远离股市,远离汇市,远离金融闹市的农村老百姓,在消费信贷风头正健之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城里人潇洒地享受着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农民怎么想

  是农民不欢迎吗?显然不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不断更新。新形势下的农民已不再“等鸡孵蛋”,而是开始积极想办法“借钱生钱”。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差不到1.3倍,农民金融资产积累增加,使消费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即不仅是一般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主体,更是工农业生产经营最直接的投资主体,有70%的农民在“房子”、“农机具”方面有迫切需求。其中为解决建房又要兼做生意或购买生产资料,资金实力明显不足,需要贷款支持的占了大部分。可以说,消费信贷在农村确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消费信贷,为何不下乡

  那么制约消费信贷下乡的原因又在哪里?

  其一,宣传少,农民不“知”贷。尽管银行在大力推介消费信贷品种,但由于许多银行将市场定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和收入稳定的工薪阶层,对农村市场开发不够。据了解,目前仅有农行针对农民提出了“农机具”这一消费贷款品种,但由于其对农村个人金融市场实行退缩战略,使得广大农民对消费信贷既看不到“影”,又听不到“声”,更找不着“人”。

  其二,收入低,农民不敢贷。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总体收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一些地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尚不足千元,承贷能力偏弱,导致农民“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三,门坎高,农民不能贷。现在,由于社会信用度缺失、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有关法律法规尚需配套等因素,银行在推行消费信贷过程中,对农村市场持审慎态度。在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中将信贷风险“锁定”在存单、有价证券质押等形式上,从而使农民由于既无担保之门又无质押所需之实,只能被挡在消费信贷大门之外。

  消费信贷,离农民还有多远

  要使消费信贷尽快走向农民,必须尽快走出三步:

  一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承贷能力。农民要增收,就离不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需要地方政府在引导、培育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努力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只有农民“腰包”鼓了,农民才有能力有信心涉足消费信贷,“以钱生钱”。

  二是解决农民担保难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政府牵头、社会参与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农村成立相应的担保组织,尽快搭建农民走向消费信贷的桥梁。

  三是推出具有“农家”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针对农民需求特点,银行应因地制宜地增加农村消费信贷品种,尤其要大力开办农机具、家电、助学、医疗、住房等农民急需的消费信贷种类。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消费信贷营销网络,最大限度地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村消费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