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在医改工作中最关心的是什么?我说是“药价”。
卫生部经济研究所的调查表明,从1990至1997年,我国居民人均药品消费额从36.6元增加到131.3元,年增长率为14.5%。在全国物价持续下降或保持平稳的时候,药品是少数几个不降反升的物品之一。
药价“虚高”已成为国内药品市场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国家计委于去年8月发布了《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尽管经过整治,药品虚高定价和购销中的高额折扣问题仍未获得根本解决。
近年来,某些药品开始降价,北京就降了5次,去年6月20日的降价,涉及274个品种,降价幅度为50%,但对于上万种药品来说,这仅仅是杯水车薪。患者认为,制药行业的“水”实在太深了。一支氧氟沙星注射液出厂价3.5元,市场零售价高达35.7元!一支环丙沙星注射液出厂价2.1元,零售价却达16.1元。至于像治疗心脑血管病,老年病,慢性病等疗效较好的药品很少降价。这些药要成年累月服用,中老年患者的药费开支实在太大了。北京有位退休老工人手中已有9000元的药费未报销。她说:“退休费不够看病的。”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居民患病率增加了7.3%,但却有50%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就诊率比5年前下降了18.8%。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30%的住院病人宁肯在家治病或采取保守疗法,药价昂贵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解决药价虚高应从源头抓起,建议:
1.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用行政手段抑制和降低药价。由专家参与定价工作,建立价格听证和论证制度。
2.切实执行《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加大对非赢利医院的财政投入,医院要主动接受价格低的同类药品。
3.改革制药业体制,淘汰低水平的企业,压缩批发企业。
4.工商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违法行为,物价部门负责筛选“虚高”定价药品,提出降价方案。
总之,药品是特种商品,关系着13亿人口的生存和生命问题,老百姓希望政府多进行指导和干预,切实把药价降下来。方廷钰
所属专题:药价何时真正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