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四大压力 全球化中国企业家怎么办

2001年05月14日 08: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球化正以锐不可挡的势头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冲击而来,中国的企业家们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中正面临四大压力:第一,人才的合理使用。当今全球化的竞争,最核心的是人才的争夺。能否将人才吸引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第二,市场的营销方式。经济全球化,尤其是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市场营销方式发生了革命化的剧变。由传统的物品销售向理念销售转变;由传统的群体销售向个体销售转变。这两种转变,对企业做大做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三,技术的创新能力。笔者参加了几次中国发明博览会,发现绝大多数发明是传统的医药保健品,自主的、适应当今潮流的创造发明,我国的企业几乎没有。第四,管理的适应能力。当今中国的企业最差的环节就是管理滞后,许多企业还是个人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根本无法谈什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我们企业家的自身素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企业难以做大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些压力,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首先,企业家要善于引进和培养人才。企业家的第一任务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并使之效益和效率最大化,其中人才的使用是重要的。一个企业要想发展,企业家必须学会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对于个别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大胆地引进人才。引进之后,要把人才用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并建立留住人才的机制。

  其次,企业家要学会市场营销的灵活性。市场的根本就是解决需要和供给的均衡问题。企业家必须学会捕捉市场的产品信息,选择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并使其不断完善。随着产品的供需变化,企业家在经营上做出适时的调整,使企业的产品始终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才会保证企业的利益,这才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三,企业家要把握技术创新和跳跃式发展。企业家必须把握企业自身技术的创新能力,不断地进行产品的研发,不断地开发出新的产品类型,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否定,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快速健康的发展;企业只有积蓄能量,才能出现跳跃式发展。

  其四,企业家要拥有管理的能力。常言道: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企业家,必须学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才会带出一个好的企业。企业家管理企业,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进行全面的服务和有效的控制。企业家要想进行服务,必须拥有服务的观念,较高的知识水准,较高的自身素质等,同时企业家要拥有授权的技巧和监督的办法,使企业队伍能与企业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最终达到创办企业的最终目的———赢利。

  我国的企业家面对全球化,应该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己掌握的企业做大做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贡献。(马建华 作者系西安交大海科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