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县湄江镇与一家药业公司签订协议,将下辖的潼水村人口、土地、森林、河流等整体“嫁”给该公司。此举广受村民欢迎,但却遭遇了法规盲点——
尽管已经过去了10来天,但一想起“由农民变成公司的人”的那一刻,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潼水村的村民们仍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3月15日中午,在两根插在地里的竿子拉起的横幅前,他们喜洋洋地参加了一个特殊的仪式。横幅上写着:潼水村移交贵州家诚药业公司整体开发仪式。
从这一天起,按照3月3日湄江镇政府和家诚公司签署的协议,“潼水村所辖人口、土地、森林、河流等移交给家诚公司投资开发。开发使用年限60年”。该村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及229户村民共839口人,就算整体正式“嫁”给了家诚公司。
家诚公司是贵州省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药业集团。仪式上,30岁出头的老总张家诚描绘的“打造全县最富的第一村”的美丽图画,令村民们激动不已。他说:“今后,我们就像一个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团结和睦,互敬互爱,富帮穷,穷争富,进行生态农业开发,争取3年内家家有10万元的存款……”
半年多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在镇里干部陪同下,第一次走进了青山环抱,绿水缠绕,森林覆盖率达80%的潼水村。这个颇像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村子,因仅仅依赖传统种植,人均纯收入去年才达到1400元,是全镇最穷的村。
美景与贫穷的共存,使张顿生一种冲动。经与镇政府协商,很快,双方一拍即合,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具体思路是:依据村民自治原则,在全体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撤销这个行政村,连人带地整体划归家诚公司,使之“转变身份”,并成立“家诚公司三道河风景管理区”,完全按企业方式运作,由企业自主对这里进行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开发,带动村民致富。
但是,接下来,企业和政府却都被自己“吃螃蟹”的“图谋”惊了一跳———县政府咨询了解到,由一个民营企业“一锅端掉”一个行政村搞农业开发,在国内还闻所未闻,更无现成的相应法规或条款可以依循。于是,双方又反复多次磋商,积极寻找一种可操作的方式。
其间,不少人情理之中的担忧也开始流露出来:整个村交给企业了,势必会出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盲点”,譬如计划生育、耕地保护、义务教育、社会治安、基层组织建设等许多过去由镇党委和政府干的事,企业靠什么来确保其继续得以良好地履行?再如,农民承包土地按国家政策是50年不变,农企发生冲突时,农户完全可以不买企业的账,彻底的企业化管理是否行得通等等。
而与之相反,得知“风声”的村民们已急不可待,多次到县里上访。今年2月,全村200多农户全部联名上书村委会和镇政府,要求“将本村划规(归)家诚药业公司”,同时,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加盟计划。他们说:“只要能让我们过得越来越好,咋搞都愿意。”
自打包产到户“单干”以来,如此齐心的情况,在潼水村独此一桩。
最后,虽然双方的“协议书”以及3月15日的“移交书”中均未明确提出当初设想的“撤村设区”这个“刺激”的词儿,却都有“本着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这句话,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县里干部既想解放思想,又力求审慎行事的复杂心态。
现在,“潼水村”名义上依然存在,但她实际已只是家诚公司下属的一个“单位”,由公司全权负责管理和整体规划开发,不受政府干预,“三道河管委会”主任,也由张家诚一人肩挑。这些日子,家诚公司正逐渐开始投资在村内修路,并承诺今年内由企业对村里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学生入学实行补贴。
几乎每一个村民也都已经对家诚公司指的路了然于胸、如数家珍:迅速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好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空地上栽桃树、李树、樱花树等开花树种,在小河边种竹子和柳树,并按公司规划和市场情况,种芍药及各种开花药材,把潼水村打扮成花的海洋;同时,把水车、龙骨车等公用的传统生产、生活设施恢复起来,形成农业观光旅游区……
对此,无论是县、镇有关领导,还是张家诚本人,都肯定地表示,目前尚处于试探阶段,最终还是希望不留“尾巴”尽快撤村,实现彻底的企业化改造和管理,走出一条“农企结合”的成功路子。张也承认,要真正将理想化为现实,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落实解决,“别的不说,这两天发现有个别村民乱砍树,公司就无法加以处罚”。
遵义市民政局基层政权科负责人也发表个人看法认为,虽然潼水村正在发生的变化是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但只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就应该原则上支持和肯定。
另一位不愿透露单位和姓名的政府官员则将此与美国西部开发中的“圈地运动”联系起来,指出“这有一定的相似性,未尝不是西部大开发中跳跃发展的思路之一”。
撤掉潼水村会不会“触雷”?一个民营企业可不可以“吃掉”一个村?家诚公司和湄潭人正在雄心勃勃,却又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趟这条不知深浅的河。
本报将继续对此予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