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分析 > 正文
质量神话破灭 日企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3月22日 11:28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季风博士认为,日本企业只有在观念上跟上中国消费市场的迅速变化,才能够不失去中国的市场

  日本赫赫有名的几大跨国企业相继与中国消费者生起冲突,从松下传真机事件、索尼音响事件、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到目前的日航事件及三菱事件。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季风博士3月19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日本制造业曾经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质量神话”的地位,目前却遇到了一浪高一浪的声讨。张博士认为,这里面不纯粹是民族情绪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心理的大反差是原因之一:日本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就是高质量的象征,因此,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和其歧视性的不良行为,消费者产生的心理震动自然就大一些。

  而对于“日本企业质量神话已经破灭”一说,张博士认为,下这种结论为时尚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理念仍受日本企业推崇,他们对于产品质量的管理一直是非常严格的。现在他们的产品质量出现麻烦,从他们自身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被称为日本企业三大法宝之一的“终身雇佣制”受到了挑战,很多日本大企业打破了这一制度,开始纷纷裁员。DoMoCo、东芝等大公司面对萧条的经济形势不得不为了利润进行改革,大量裁员,最近三菱公司宣布计划在5年内裁员9500人。对终身雇佣制度的改革,对企业员工的思想产生影响,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心开始动摇。另一个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企业为扩大对外投资,直接在其他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与日本国内的原装产品相比,其质量可能要打些折扣。这是由于跨国企业管理和企业员工素质的差异造成的。

  张博士认为,日本企业在中国消费市场遭遇挫折并非偶然,因为日本企业的观念没有能跟上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在中国,电话、彩电等消费品的普及率和更新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对此日本企业显然缺少准备。另外,日本企业在战略上存在失误:他们想闭着眼睛固守70年代所谓的“雁型模式”,将中国仍然看做是劳动密集型的低层次加工场地,而没有看到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此,日本企业没有做深层次的思考,其国内企业的一流技术仍不愿转让给中国。结果,一方面他们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另一方面却失去了进入中国主要市场的机会。这事实上对日本国内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而正是由于日本企业不愿将其技术转让出去,结果新的产业结构出不来,导致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出现,造成日本经济出现10年停滞。

  张博士说,总结日本几大跨国企业在中国消费市场的教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重新认识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二是要树立中国消费者同样是上帝的观念。

  中日经贸合作前景,应该是乐观的。张博士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日本的资金和技术需求将进一步增大,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日本的发展。据悉,日本国内的相关调查表明,日本投资资金看好中国,中国是他们的首选投资地。有远见的日本企业和政府人士也已经认识到,庞大的中国市场是日本企业的希望。

  张博士认为,日本企业只有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在观念上跟上中国消费市场的迅速变化,善待中国的“上帝”,才能够不失去中国的市场。(本报记者许小飞)






发表评论】【相关论坛】【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三菱事件重磅摧毁日货神话 怎么又是三菱? (2001/02/14 18:37)
东芝、三菱、日航接连出事 不必大惊小怪 (2001/03/20 14:28)
日航JL782航班全体中国旅客对日航调查报告的回应 (2001/03/14 14:05)
已对日航完全丧失信心 中国乘客将采取法律行动 (2001/03/14 14:02)
日航就中国乘客投诉的11项重大问题作出答复 (2001/03/14 06:5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世纪盛典倒计时--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