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分析 > 经济日报 > 正文
“酱油标准”风波 酿出来的?配出来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3月20日 14:38 经济日报

  酱油国家行业标准刚一出台惹出风波

  3月17日,中国调味品行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人,以及酿造酱油、食醋,配制酱油、食醋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五项调味品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在京召集了一次调味品行业标准宣传活动。他们表示,上述标准出台后,由于宣传工作不够,不但广大消费者对标准知之甚少,在行业内的执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的权益,其中表现突出的就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酱油产品。

  据介绍,去年9月1日国家就出台了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的强制性行业标准,并已于去年年底前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了酱油在出售时,标签上必须注明“出身”,即到底是酿造的还是配制的,要一目了然,消费者可以根据各自口味选择。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消费者却发现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酱油还是看不懂,特别是配制酱油生产企业似乎都不愿将“配制”二字示人,叫消费者摸不着头脑。

  对此,中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郝煜表示,无论配制酱油还是酿造酱油,目前都有了国家标准,只要符合标准的都是合格产品。国家制定的标准对消费者是负责任的,他认为两种产品区别的只是口味,不赞成做孰优孰劣的对比。但事实是,许多酱油生产企业却不这样看。

  元旦刚过,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便同时收到一份申请制订一个独立于新标准之外的广式酱油、广式食醋标准的公文,申请人竟是产量占到全国40%、出口量占50%的酱油大省————广东的一些重要企业。他们称,目前许多打着“老抽”、“生抽”大旗的广式酱油已历经2000年生产积累,形成了独特风味,而新国家标准将会改变其风味,直接影响销路和出口。原因是,广式酱油是在酿造酱油中加入了草菇或海产品的提取液。而按新标准,这类酱油很可能被归入配制酱油行列。很明显,广式酱油生产企业对新标准不满意。

  据记者调查,新标准的制订曾用了3年时间,7次易稿,本应得到行业大多数企业的认可,但刚刚出台便引来非议,是何原因?另一方面,如果酿造、配制两种酱油主要差别在于味道不同又各有标准,本来互不相干,为何广式酱油对“配制”二字却反应如此激烈?

  酿造也好配制也行 关键是“氯丙醇”作怪今年5月,国内酱油行业将迎来一件大事,许多企业称之为“生死时刻”———已拖延了一年的欧盟专家团将前来我国,届时如果国内一些酱油企业的“氯丙醇”超标问题没解决,则意味着中国企业对欧洲市场出口的大门将彻底被关死。

  这很容易让消费者想起1999年10月发生在酱油行业的一件恨事:由于认定“氯丙醇”———一种可能引起致癌效应的物质含量超标,欧盟全面禁止了中国酱油进口,广东、福建是当然的重灾区。随后的检验证实,酿造酱油不存在氯丙醇问题,只有配制酱油由于加入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才可能含有氯丙醇。这下酿造酱油放心了,可“氯丙醇”却成了配制酱油的心腹大患。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虽然国家标准中已有对氯丙醇含量的明确规定,食品行业的专家也一再强调安全范围内的含量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影响,大多数企业也能够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但对企业来说到底含不含氯丙醇实在是个忌讳的话题。毕竟像“致癌物”这样的敏感字眼不光是影响出口那么简单,它完全有可能给某些酱油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如果按这个思路想下去,广式酱油为什么强烈反对新标准中产品标签必须注名“酿造”或“配制”的规定,就可以理解了。再说明白一点:如果配制酱油永远和氯丙醇紧密相联,那么它就同进口奶粉使人联想起二恶英一样,可以想象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一切为消费者利益

  安全第一明白消费

  据这次参加宣传活动的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透露,广式酱油企业的申请书已被国家经贸委驳回了,原因只有一个:国家行业标准只能有一个,必须维护其严肃性。

  而中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委员会的人士则表示,新标准虽然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比如一些规定指标只相当于欧盟90年代中期水平,但能基本满足当前国内要求,但如果再放宽标准就说不过去了,毕竟制订标准的惟一出发点是尽最大可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与国际标准接轨。

  看来酱油标准之争似乎已告一段落,酱油企业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有作好准备,等待欧盟专家团的到来,届时结果如何,不会躲过消费者的眼睛。但抛开酱油企业们为一个标准问题争来争去的前因后果不说,记者注意到,本次宣传活动正值“3·15”期间,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明明白白消费才是理所当然的主题。

  据珍极酿造公司总经理张林介绍,我国长期以来酱油、食醋只有行业推荐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百姓消费、企业生产都无法可依,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今有了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就该严格依法执行,才能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而从行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一个问题更值得所有人深思:我国的酱油已做了2000年,但如今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却远远比不上日本,甚至比韩国落后,为什么?专家指出,重要原因就在于长期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难以在国际上打出响当当的品牌。在国际食品工业日益向安全第一、消费者第一发展的今天,国内企业若还不尽快把如何与国际接轨提上日程,而仍在为眼前那个“酿造”或“配制”的标签动脑筋,那么他们“生死时刻”也许真的要到了。作者:武力






发表评论】【相关论坛】【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南北酿造方法有不同 北京酱油放心用 (2001/03/20 13:12)
“可能致癌物质”超标 中国酱油遭遇欧盟高门槛 (2001/03/19 07:58)
强制标准公布已半年 酱油出身依然少人标 (2001/03/18 15:58)
标识不明出口被禁 定标准中国酱油要标“身份” (2001/03/18 09:38)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健康专题:春天 别让忧郁沉重徘徊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组图:奥斯卡颁奖典礼明星时装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