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分析 > 中国经营报 > 正文
消费需求变动影响工业发展的若干方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3月20日 14:24 中国经营报

  1影响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原因

  供给过剩的结构性问题

  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从1995年起,我国大多数工业领域生产能力的过剩就已经形成,此后的几年市场供给过剩的程度不断加深。“九五”以来,除极少数商品供不应求,部分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外,大多数工业消费品呈现出持续性供给过剩,而且程度日趋严重。据国内贸易局对消费品市场商品供求连续排队分析,1996年上半年,606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商品占90.6%,供不应求的占9.4%;1996年下半年,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商品占93.8%,供不应求的商品只占6.2%。而1997年下半年,613种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达195种,供求基本平衡的408种,两项合计达98.4%,供不应求的只占1.6%。到1998年上半年,统计范围内的601种商品,供大于求的26%,供求基本平衡的74%,而供不应求的商品已经为零。而1999年一季度供过于求的产品所占比例高达67%,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从供给过剩的产业顺序上看,进入90年代,首先在一些传统消费品领域里,供给过剩开始出现,至“八五”末,大多数消费品工业领域的普遍供给过剩局面已经形成。其后,一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如电力、交通运输等)某种程度上的供给过剩也开始出现。近两年特别引起人们关注的现象是,部分高技术产业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或严重过剩。如1998年底,微型计算机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1/3。

  经济学界对供求失衡的原因进行持续而深入的讨论,形成多方面的解释。例如,“收入影响说”、“宏观景气波动说”、“消费阶段说”、“改革效应说”和“消费环境影响说”等等。上述各种认识,从不同角度包含了正确的因素,但并未能刻画出问题的实质。我们比较赞同一种结构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现阶段的供需之间的问题主要源于结构性矛盾,核心是现有的生产体系不能提供有效供给。虽然在需求迅速扩大的同时,供给的总量也在扩大,供给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但供给变动的力度比起需求来说要小得多,也迟缓得多。因而,相对于需求的变动,供给的相对有效性不断下降。这是造成供求间结构性矛盾的最根本原因。

  从供求的基本结构看,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而一部分消费需求必须由进口产品弥补,或者根本不能满足。如对钢材市场的品种要求,我国投资所形成的钢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2亿吨,但是,我们每年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不同质量和型号的钢材。从居民消费构成上看,日用品消费的满足程度有较大提高,而其他消费,如居住和交通,以及医疗保健、精神文化消费等,需求的满足程度非常低。从城乡消费比例看,城乡人口比重(29.37:70.63)与消费总量比重56.53:43.47的严重不对称,决定了失衡的城乡消费结构。传统消费品或中低档耐用消费品在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趋于饱和,而同类消费品尚未进入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

  从抽象意义上讲,当一种消费需求不能实现时,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产品的功能用途不能满足消费的要求;二是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三是其他因素限制,如消费政策限制消费,或不具备消费条件。观察阻碍中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各种表现,这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均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前两个原因仍然是主导性的、本质性的。

  同质化供给与差异化需求

  从根本上讲,目前供给过剩的根源是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而且是一种同质、低水平生产能力的过剩。由于持续多年的快速投资增长,使大多数产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未能充分体现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要求,由此形成的供给能力,往往是同质的或低水平的重复。同一个领域里往往进行多项同一产品品种、同一技术、甚至同一规格型号产品生产项目的重复投资建设,供给的差异性并不显著。这一情况在90年代后期已有较大改观,供给的多样化大大提高。但这种积极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少数厂商,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因无力完成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只能以一种被动的形式退出市场。

  与供给的同质性相反,消费则表现出多样化趋势。消费者选择不再集中在少数商品上,而表现出对消费品质量、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的更广泛选择,更进一步还表现为对消费方式的多样化选择(如信用消费)。从目前消费品市场的销售情况看,传统消费品基本普及,一些新的消费领域正在拓展,消费成长的态势各异。

  从技术角度考虑,现有生产体系中的存量资产和技术主体部分,主要是中国工业多年积蓄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的延续,大体上反映的是工业化早期阶段的投资水平和需求水平,当消费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时,原有生产能力转入新生产结构中遇到实质性障碍。90年代新的生产结构是以各产业的全面高技术化为标志的,有关消费工业的各个行业都进入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加之市场竞争的全面国际化,本身要求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价值的大幅度提高,要求对原有生产体系进行全面更新改造,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由于消费需求已经分化,在原有生产体系下生产能力所提供的产品,要么消费需求已经饱和,要么消费需求尚待成长,而市场急需的产品在现有生产结构中不具备首先扩张生产的条件和技术准备。

  供给有效性的一般含义

  在此我们反复强调,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供给缺乏有效性。那么怎样理解供给的有效性?过剩经济中的供给,与短缺经济中的供给的最大区别是,一种生产能力能形成有市场价值的有效供给,并不单纯取决于供给的生产和技术性质,而必须经过市场检验并取得市场认可。因此,一种供给是有效的供给,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

  问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产品层面,即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效性,核心是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具体为:(1)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适应消费需求多样性变化;(2)具有合理的价格水平,如合理的性能价格比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价格比,特别是与目标消费者群体收入相适应的价格水平(收入-价格比);(3)能够提供促进消费实现的有效服务(如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具体讲,就是具体产品适应特定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有购买意愿,买得起,用得上。这大体上属于产品的适用性评价。如目前的居民住房和汽车消费就有一个现实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的矛盾问题;耐用消费品在农村也受购买力的影响,以及消费环境的限制。

  第二个层次,是产业和企业的供给有效性。包括:(1)可以保持产业和企业持续盈利;(2)富于创新,能适应并引导消费变动;(3)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这几个方面意味着,一个产业在总体上应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水平,并适应需求变化的要求,无论在供给的质量或供给的时间上,都应该和消费需求总体变化相适应,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大体上属于发展性评价。一些供给可能在短期是有效的,但如缺乏竞争力,经不起国际产品的冲击,这种供给的有效性却不能长期保持。

  供求增长的时间因素

  注意到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增长与供给增长的不同规律,可以发现两种常见的供求失衡状态:或是消费需求增长超过供给增长而形成供给短缺;或是生产能力增长超过需求增长,而形成供给过剩。这两种状态具有不同的规律和表现形式。

  观察发现,经济发展中的供给增长与需求增长存在着某种时间差。从纯技术的角度分析,某种产品的供给能力通常会因具体项目的建设而可以发生跳跃性增长。特别是当采取外生性技术创新和大型项目建设(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的大型工业建设)方式时,更容易形成这种情况。如汽车、石油化工、大型电力等建设项目所形成的大规模产出,都是如此。与生产能力的跳跃式增长相比,全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是平稳而持续的。因为消费需求的增长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关,只能保持大致相当的增长幅度。

  至于一些本应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如一些新的大宗消费品,可能存在一个购买力的积累过程,以及消费配套环境的影响。随着消费升级的步伐加快,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购买力积累和消费等待的过程也就更长。如住房消费、私人汽车消费,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而这种购买力积累过程直接加剧了与跳跃性供给能力的冲突。因此,一定时期内,供给能力的形成与需求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而是存在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的一个时间差。现阶段,在中国居民人均用电量很低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电力供给过剩,大体上也是这种情况。

  2促进工业增长

  消费增长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随着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过剩经济逐渐成为常态经济,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发生变化,90年代支撑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力量: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发生的力度减弱,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带动转为由最终消费需求带动。市场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起着始发性、基础性的作用。从长期来看,真正决定经济运行方向和增长速度的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动。

  特别对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国内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市场需求来看,巨大的人口基数与潜在的巨大购买力,给中国经济发展展现了诱人前景。正如阿瑟·刘易斯所说,“当一个国家经历了进口替代阶段之后,为国内市场而生产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强,向国内市场投资将会变成经济增长的自发源泉。”斯蒂格里茨最近表示,中国必须转向增加国内经济的活力,扩大作为需求来源的地位。中国也是大陆经济实体,它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规模效益带来大量的机会,因此中国必须创造一个自己的商品、服务、劳动力、金融及其他因素的国内市场。由于经济发展可以依托巨大的国内需求,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更具有主动性,如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出口导向或者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战略。因此,依托国内消费需求,为我们将内需作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战略奠定基础。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思路。

  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空间。消费需求结构变动与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将对刺激工业增加有效供给,拉动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需求拉动的,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保证供给的相应增长,而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国内需求对经济发展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中最主要部分,是社会生产的最终实现。消费需求的总量和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转程度。因此,具有一个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大依托和独特优势。比起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为主的国家(如东亚国家),中国经济能够依托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建立合理的供求格局和更加稳定的经济结构,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独立的变量

  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需求各部分在不同经济增长时期或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不相同。特别是投资和净出口增长占GDP增量的比重,处于较大变动之中,如1995、1996、1997三年,净出口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重,分别为2.96%、4.63%和19.16%。同期最终消费增长占GDP增量的比重虽然也有较大起伏,但却一直占有近乎一半以上份额。

  经验数据表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的增长与投资建设增长具有很大正相关关系,当投资膨胀时,居民随之增加的收入几乎全部转化为有效购买力,往往表现出消费与投资的同向变动,即投资的增长直接带动消费的增长。据分析,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投资约有40%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投资与消费需求表现出同向变动。当投资膨胀时,居民随之增加的收入几乎全部转化为有效购买力;在投资收缩时,消费需求因购买力下降而收缩。即使到90年代的前三年这一点仍然非常突出。1990、1991、1992年,资本形成增长额占GDP增长额比重分别为18.83%、36.24%、46.23%,而相应年份的最终消费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重分别为43.6%、60.14%、61.23%。

  从1993年起,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同时也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探索。在这种条件下,最终需求中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了不同以往的特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而资本形成的贡献度逐年下降。较突出的是,资本形成年增长额占GDP年增长额的比重,由1993年的62.08%,逐年下降到1997年的39.09%,其中1997年最低时至25%;最终消费需求年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3年48.98%,上升到1998年的57%,其中1996年最高时达到65.36%。这一方面显示,投资需求逐步下降,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消费需求开始脱离投资需求的决定性影响,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一个独立发生作用的变量。

  消费需求对中长期工业增长的影响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活跃,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成为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在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8.2%的增长率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8%,拉动GDP增长四点八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预测,下半年国内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178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34000亿元,增长9.5%。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消费市场日趋良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从“十五”计划起,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成长时期。从长远战略看,中国经济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我国正处在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现代化进程刚刚开始的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刚从温饱进入小康,在消费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推动力。第二,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工业的产出能力和竞争力大大提高,已经具备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这又给经济增长提供更为适宜的体制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已经确立的若干战略重点,包括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搞好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都将成为中国工业较快增长速度的基本保证。

  必须注意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将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此次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以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大规模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培育先进生产力,形成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基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欧美国家上世纪末的20年时间里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此非常类似。在未来的5~10年内,我国处于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调整时期。在此期间,一方面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快主导消费品的转变过程,缩短传统主导消费品向新型消费品过渡期。这是消费工业发展的两个基本任务。

  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随着90年代以来我国过剩经济的初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发生较大变化。消费需求的高级化过程,决定了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了以提高素质为核心、提高增长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方向的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已不再是“补短”和实现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比例平衡,而是各个产业升级和结构高级化过程。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环境和机制与90年代中期以前相比较,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结构调整的任务由过去的消除短缺,转变为全面提高质量和素质。因此,结构调整的内容将包括产业结构、产品构成、产业组织以及技术结构等方面的调整。调整的任务主要是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落后产品,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结构调整由增量调整为主转向对现有的资产存量调整为主。这就决定了新建工业项目的规模和比重都将逐步下降,产业重组将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结构调整的方向具有多重性。为了消除短缺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其方向十分明确,只要把重点放在短线产业或产品上即可。在过剩条件下,调整方向变得模糊,重点泛化,很难再确定少数目标作为突破口。从实际情况来看,各主要产业都面临结构调整的严峻任务。

  ——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主要不是产业之间的矛盾,而是产业内部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质量性能低、附加价值低的产品比重高,不适应市场需求。

  ——市场机制是结构调整的基础性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在大多数竞争性行业,国有、集体、私人资本以及外国资本竞相投入,特别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民间资本大量进入。

  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影响

  (1)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形成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规定。从消费构成看,工业消费品仍是我国居民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内容。从居民消费水平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仍是消费水平很低的国家。人均食品、居住、教育、卫生、能源、交通、通讯等消费水平指标,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从消费角度看,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消费需求的基本构成决定了传统产业仍然有发展的空间,仍然有广阔的市场。现阶段的任务不是用知识经济、信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而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制造业的现代化。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消费品制造领域还是资本品的制造领域,发展空间都非常巨大。特别是要注意,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压力日益增加,产业升级要求技术装备的大规模更新,未来5-10年,制造业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因此,适应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把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放在突出地位,坚定不移地继续振兴制造业,从整体上扩大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这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基本战略。一方面要通过延伸加工链,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和经济效益,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手段更新的迫切需要,拉动装备制造业的更快增长。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现实,机床、电机、交通设备、专业和科学仪器设备等产业应该获得更快发展。

  4产业组织结构的若干变化

  (3)在供给过剩条件下,消费需求可能对供给产生一种强制性的结构调整力量。这种强制性力量是通过:压缩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促进企业改进管理,压缩成本;缩短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加快产品更新换代,迫使加快技术进步;潜在市场进入者对既有企业形成压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传统产品的供给过剩和新需求的迅速增长,促使企业改变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应变市场快速变化以及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强制性改变企业组织方式,从而改变生产组织方式或生产方式。

  特别是市场上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消费需求不足,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4)需求结构的高级化变动,将校正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全面升级。收入水平的变化导致需求体系的分化,进而引起产业分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目前我国市场结构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方面,在于供给结构的调整滞后。尽快改善工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是解决消费品市场供求失衡的关键。消费需求变动将促使产业分化和市场细分深化,使产业内部的新产业链环和专业性市场不断形成,产品系列不断扩展,供给的多样性大大增加。

  (5)消费需求变动内含的技术进步的要求,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消费需求的结构升级,将促进工业的技术进步在两个方面发生突破,一是不断强化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二是积极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开发,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消费需求变动内含的技术进步的要求,将对全面改善工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积极作用,使工业的生产体系及技术素质全面改善。

  这些方面将诱使企业进行全面实施工业创新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名优特新产品为主攻目标,进行工业技术创新、工业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全方位的工业创新。特别是注重以高新技术和现代产业组织体系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的升级和换代,推进产业升级,推进传统产业向高加工度化发展,增强企业活力,使现有工业基础焕发出新的生机。由于消费多样化,将推动企业把寻找差异性作为发展的主要策略。要在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细化之中,寻找差异性,创新出不可替代性,形成有特殊技术和产品差别化基础上的垄断竞争。

  (6)城乡消费的二元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工业生产和技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城乡消费的二元结构,可能使我国现有生产体系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相对可以减缓。一方面,不断提高的城市消费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步伐,一些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将很快进入生产领域;另一方面,农村基本消费层次仍很低,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选择,在产品的性能、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也明显低于城市,传统的技术工艺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尽管农村消费水平滞后城市,但必须认识到,作为一个迅速成长的市场,未来5-10年农村消费市场在中国市场体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并逐步成为消费主流之一。

  (7)消费需求的升级和结构变动,蕴藏着大量的潜在投资机会。由于传统工业普遍供给过剩,以至于产业界存在着加工工业内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流行看法,许多企业感到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投资决策非常困难。但如果注意到整个加工工业都面临全面升级和技术改造的要求,结论可能正好相反。为了适应需求的变化,未来几年时间所有工业领域都面临着必须尽快完成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的艰巨任务,这不仅使企业在技术改造、开发上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在资本经营方面,也存在众多投资机会。

  消费需求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市场结构,从而引起产业组织结构的若干变化。

  (1)由过度竞争走向寡头垄断。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进入供给过剩状态,大多数工业领域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和生产能力过剩,甚至一些基础产业部门也开始出现相似问题。大量企业和产品陷入激烈的竞争之中,市场形势的严峻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随着竞争的深入,规模竞争加剧,生产集中度程度的提高,竞争的规范和秩序开始形成,新的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开始出现。许多部门已经出现生产不断向少数大企业集中的明显趋势,少数企业通过不断的规模扩张,成为产业的领先者;在生产集中的同时,市场也在向名牌产品倾斜,市场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知名品牌之间。

  应该说明的是,中国各主要产业的整合与重组需要持续一定的时期才能大致完成,真正有实力的大企业将从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并逐渐在产业内具有相应的领先地位或垄断地位。一些靠行政因素形成的大企业,或依靠营销策划、广告效应而形成的知名企业,未必能够真正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未必能够最终成长为具有垄断地位的寡头企业。

  (2)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变化,对产业组织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产业的各种进入壁垒及其影响程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剧了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其一,政府产业管制的放松,使许多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减轻。其二,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相对减弱,因而产业进入的资源性壁垒也相对弱化。其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压力,要求潜在进入者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以更大的投资规模进入产业,使产业进入的技术壁垒显著升高。其四,市场竞争力度加大,原有的市场占领者充分利用品牌、技术、产品歧异性以及广告、降低促销等策略,对市场进入者进行大力抵制。

  相比之下,产业退出的经济障碍和制度障碍,仍然广泛存在。

  (3)大企业战略成为产业组织演变的主线。从“九五”起,特别是“十五大”以来,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成了各产业部门和各地方经济发展普遍采用的战略性措施。按照这一战略,将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程,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主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动企业重组,推动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长;同时重视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进入大工业生产链环中,逐步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合理分工、有效协作的新型产业关联,从而构造出我国经济发展新时期的产业组织构架。

  (4)企业规模经济结构升级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表现为企业规模经济结构的升级,即大型企业的产值比重上升、而中小企业的比重相应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的深化,以及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大企业战略的实施,“九五”中后期以至下世纪初,企业间的各种融合加快,企业的兼并和联合增加,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组建和成长加快,我国工业规模经济结构提高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强。

  (5)竞争中的市场联盟不断形成。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一方面激活了企业的活力,刺激了产业的发展,但竞争的不规范,又使竞争效率受到严重损失,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更加恶化。因此,许多企业开始考虑产业规制与企业竞争中的合作。造纸业、家电业、钢材业,以及其他许多产业内的大企业,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产生了联盟、合作的意向,出现了许多探索性的联盟组织。

  虽然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已经发生了上述积极变化,但并不意味着一些多年存在的老问题,如生产分散、规模不经济、行政垄断、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等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因为企业重组的任务过于艰巨,企业大规模从行业内退出存在实际障碍。由于改革推进较慢与市场发育迟缓等原因,某些领域的行政性垄断与近年出现的过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还将持续一个时期。






发表评论】【相关论坛】【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广州去年服务价格升幅最大 今年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 (2001/03/06 17:17)
专家预测:我国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2001/03/01 10:13)
消费需求持续不旺 日本经济增速放缓 (2001/02/22 13:59)
消费需求大幅萎缩 克莱斯勒面临严峻考验 (2001/01/08 10:31)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健康专题:春天 别让忧郁沉重徘徊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组图:奥斯卡颁奖典礼明星时装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