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内因日航、三菱汽车事件而群情激愤,但近日日本多个产业协会相继向日本政府提出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农产品等要求并非出于对立的民族情绪。中日贸易遇上了结构性矛盾。据此间中日双方人士认为,磨擦将随贸易、投资的不断扩大而闪现,但是贸易战可以避免。
中国货冲击日本市场
2月26日,日本毛巾工业公会联合会向日本经济产业省申请对中国毛巾制品实行紧急输入限制措施。这在中日贸易史上是第一次。
该会认为,去年1—11月,日本毛巾制品进口量比前年同期增长316.6%,其中80%来自中国,且进口产品占到国内总需求的6成多。这样的结果是日本毛巾主要产地中小企业相继破产。
继而,日本农民也要求日本政府对中国质优价廉的蔬菜征收紧急高关税。日方消息,中国香菇、大蒜等农产品价格只有日本同类产品的1/3,日《产经新闻》载文认为,中国蔬菜质优价廉以及有机蔬菜的增加赢得日消费者青睐,中国蔬菜占据日本超市40%的份额。
日纺织品产业也在酝酿要求政府采取对中国产品限制进口的措施。
如果基于事实,日方要求合乎法律。根据世贸组织“安全保护”原则规定,如果某国国内某类产品因进口突然增加而受到事实上的冲击,可以提出限制进口的要求,日方规定为“紧急输入限制制度”。我国对外贸易法第29条也作了类似的规定。但出现贸易磨擦应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解决。中方已明确表态,反对日方单方而采取措施。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北京代表处小岛未夫先生透露,日政府官员于2月18日来北京,与中国外经贸部有关官员协商,希望中方调查并理解日国内状况,并由中方自己采取一定措施减少相关产品对日出口。
小岛未夫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日近年国内经济不景气,日消费者逐渐对价格低廉而质量不断提高的中国商品产生兴趣,市场需求带动了进口。
而关于农产品问题,小岛先生介绍,日本一些综合商社来到土地、人力等资源比较低廉的中国,给中国农民以技术上、管理上的指导,使之生产出大量优良的蔬菜,特别是有机蔬菜(即绿色蔬菜),然后回收返销日本。
由此,日本国内企业遭受中国产品的冲击很大程度上也有其来华企业委托加工所致,很难说清此事该由谁来负责。中国不排除“以牙还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赵晋平博士说,出现磨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很正常。关键是如何看待,怎样解决。
中日两国贸易20年来,中国相对出口小于从日本进口,贸易总体平衡。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相对经济发达的日本来讲,中国唯一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品,而日本在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的优势远远超过中国。如果说,中国的优势产品打击了日本国内有关产业,同样,日产品也对中国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产生冲击。限制中国优势产品的产品出口日本,贸易不仅不平衡,对中国更是不公平。如果日单方采取措施,那中国只有“以牙还牙”。
“此事必须协商解决。”赵晋平说。日本也应注意本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向具有竞争力的行业转移。中方尽可能给予配合,规范出口行为,并实行一定的配额制度。日舆论也认为,利用反贸易自由化的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是短视的,日企业应该调整结构,进行改革,增强竞争力。中日两国政府基于对两国贸易互补性极强的认识,相信日方不会单方面采取行动。中日韩贸易区域自由化?
尽管中日贸易存在结构性矛盾,但无庸置疑的是,中日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甚至几年前已有学者提出中日韩贸易区域自由化。
部分中日韩三国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趋势。据悉,根据联合国公布的各国GDP排名前三十位中,除中日韩三国外,其他各国都有自己的区域经济集团的资格身份。中日韩三国贸易在各自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建立自由贸易区有雄厚的基础。
贸易数据表明,中日韩三国是地方也是亚洲各国的主要市场。据悉,北美自由贸易区占世界经济总额28.5%,欧盟占26%,而中日韩三国占20%,加上香港、台湾则占22%。宏观上,已经形成区域共同体的规模基础。不仅如此,三国建立贸易自由区域经济共同体不仅为对方也为周边国家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又巨大的市场,使更多亚洲国家比较容易的融入,对推动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极为有利。
1999年,东盟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首脑早餐会上,韩国总统金大中第一次提出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并建议各国在专家层面进行研究,做好前期工作,三国首脑对此达成共识。在2000年东盟会议上此建议再一次在首脑层面予以确认。
三国合作尽管有客观上的基础,但是在操作层面却是困难重重。赵晋平博士认为,首先三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日本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韩国介于二者之间,经济水平差距使合作非常难以协调。其次,各国经济制度不同。日本市场比较开放,早已加入WTO,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开放也早,中国尽管已改革开放20年,但还不是WTO成员,此时正面临市场开放的压力,投资、贸易制度需要调整。在此背景下展开合作,将加剧三国间差距,事倍功半。
同时,三国地区性经济合作须具有非排它性,即兼顾周边国家,朝鲜、东盟与中国更为接近,合作不仅要考虑大国,还要照顾到小国,因此,三国还不具备条件建立经济共同体,这只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国政府鼓励企业参与该设想,并为之尽力。赵晋平说,这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无论是长期还是中期目标,三国都要兼顾整个区域的稳定。困难不仅来自三国不同的经济制度、历史与经济水平,还有整个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协调。(21世纪经济报道/张力伟)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