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储蓄分流何去何从?

2001年01月09日 10:31  华声报 

  华声报讯:2000年是储蓄分流较快的一年。截至2000年11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3492亿元,前11个月累计增加4136亿元,同比少增了1680亿元,是1996年降息以来少增幅度最大的一年。据人民日报报道,央行去年四季度对全国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将储蓄存款作为主要金融资产的储户,1999年四季度时占储户总数的72%,而到去年四季度时,这一比例已降至64%。

  储蓄分流,流向了股市、购房、国债、消费等方面。去年沪深股市红红火火,上证综合指数涨幅高达51.7%,吸引了大量资金入市。11月末,证券公司存放金融机构同业比年初猛增了4420亿元。截至11月底,金融机构对个人住房和其他贷款余额为3991亿元,其中58%为当年新增贷款,从中也可窥见买房的确让老百姓大掏了腰包。去年,财政共发行三期凭证式国债1900亿元。这种国债安全性、流动性俱佳,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储蓄,且不征利息税,成为许多居民的理财首选。

  储蓄的适当分流,对于促进证券市场发展,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转换经营机制,对于提升消费需求和推动经济增长利莫大焉。其实,适当分流一部分储蓄资金到消费、投资领域,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正是国家采取连续7次降息、恢复征收利息税等政策手段的目的之一,也是宏观调控部门希望看到的积极成果。

  但是,储蓄分流也有“双刃剑”作用,如果分流速度过快,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各项存款中,储蓄存款占有“半壁江山”之多,一直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重要的资金来源。如今,在储蓄少增的同时,却出现了贷款多增的现象。截至去年11月底,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98180亿元,前11个月累计增加12055亿元,比上年多增3514亿元。如果这种储蓄少增、贷款多增的趋势持续下去,就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不对称,有可能埋下支付风险的隐患。进一步分析,还可能增加中央银行多发货币的压力。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两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巴黎胜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