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年度最劳而无功的话题——汽车降价:“我”没提
年初,桑塔纳拉开降价序幕,3月-7月,富康、捷达、夏利、别克相继跟进。一时间,全国媒体一片热炒“汽车价格大战”,但遗憾的是汽车热降价,市场冷反应。下半年,商家 们仿佛受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打击,闭口不提“降价”,皆以“送大礼”、“特价”、各种“优惠”避之。面对媒体采访及消费者的问询,商家们更是摆出了“谁提降价我就跟谁急”的态势。截止到年底,大部分轿车品牌还是进行了价格调整,当然降价幅度高低不一。
2.本年度人气最旺的话题——准轿车:开进大城市
南亚、吉利、悦达、长丰、东南、奇瑞、百利、黎明、北斗星等轿车和微型面包车相继进入大城市,使得轿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今年1-9月,以上价格在10万元左右或以下的车型,由于较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故全国销售表现较好,合计4万辆。
3.本年度最活跃市场的话题——汽车网站:频频开通
从年初至年末,几乎每天都有网站发出消息,开通了汽车频道。汽车专业网站也以平均半个月开通一家的速度在发展。最近,广州还传出消息,要建立亚洲最大的汽车网。
4.本年度最前热后凉的话题——政策: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
4月份公安交管部门对“机动车登记证管理办法”征询意见,6月份对中国汽车消费政策34条征询意见,并发文取消238项收费问题;国家在十五规划纲要中把汽车消费列入五大消费之首;主管部门表态准备出台燃油税;11月份车辆购置税正式出台。燃油税悬而未决。
5.本年度最无着落的话题——加入WTO:不变的选择
“面对WTO,汽车行业受到的冲击会最大”,从年初到年底,加入WTO一直是媒体报道“不变的选择”。各大汽车集团、汽车相关部门也纷纷召开各种大小论坛,探讨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遗憾的是至今探讨者们也没有见到有关汽车方面的WTO条款。
6.本年度最让人头疼的话题——有形市场和专卖店谁抢谁的饭碗
从年初开始,各大汽车集团强化整合特许专卖店和特许经销商,使得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评论:有形市场要被专卖店取而代之了?国内汽车集团为什么闭而不谈国外先进汽车营销模式的变化和发展?诸多媒体开始参与汽车营销模式的讨论。结论是多种营销模式应该并存。
7.本年度最无可奈何的话题——持币待购:越劝越不听
今年,各汽车集团都分别推出了新品牌车或某品牌中的新车型,并宣传年底和明年年初还要推出一系列新车,外国汽车集团也乘WTO之机大力宣传要在华推出新品牌,新车上市促进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上海通用别克系列——10万元赛欧本日下线的消息,使得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现象尤为突出。
等政策、等价格、等品牌,是今年构成全国消费者持币待购的三个基本原因。年初,厂家极力宣传价格自律不降价,可截止到10月份,却真正实行了三次调价,使消费者更加企盼价格变化,加剧持币待购;由于加入WTO推迟到年底,消费者等待心理加强。这种现象可能会延续到2001年。
8.本年度消费者最热盼的话题——汽车消费:期货也美丽
国家十五规划纲要中把汽车消费列入了五大消费之首,部委领导讲话:取消一切购车不合理收费,消除所有地方保护主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需求。这些“文”虽已下发,但彻底看到结果还需要一个过程。
9.本年度最跟风的话题——超大型汽车市场:比谁的“谱”大
尽管已有业内人士指出:汽车消费,最具区域性,政府参与程度越高,经营者失败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但今年,全国有9大城市的投资者(其中有酒店从业者、房地产从业者、银行官员等)还都背靠当地政府在大兴土木,筹建汽车市场,而且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高,各个号称区域最大、中国最大、亚洲最大。
10.本年度最热身的话题——车展:从展台走向家庭
6月份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汽车展,带来了全国车展热。各大城市都在纷纷举办首届车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各地方车展,以展销为主,展商主要是当地经销商;展车主要是面向当地需求的家庭轿车及商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