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监会叫好,向央行进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3日 18:14 中评网 | |||||||||
张曙光 今年以来,证监会接连出台了有关上市公司退市和加强监管的一系列规定和办法。正在人们跷首以待和将信将疑之际,4月21日,传来上交所驳回PT水仙关于申请延长停止上市期限的报告,标志着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建立和运行。紧接着,中国证监会对广东欣盛、广东中百、广东百源、广东金易四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违反证券法联手操
如果要问这里有什么不足的话,我们可以指出两点:一是PT水仙是一家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上市公司,而非国有股份企业性质的上市公司,如果是后者,也许会更好,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都是上市公司,都应当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办理。二是对四家公司的处罚仅限于罚款,对有关责任人涉嫌刑事责任也应予以追究,当然,这不是证监会的权限。尽管如此,这两件事情所传达的信息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由此,人们应当对中国股市的发展充满信心。 与证券业大刀阔斧的改革形成明显对照,银行业的改革却是走一步退两步,国有商业银行县下的机构撤了,民间金融机构却不准进入,民营商业银行的事情喊了好长时间,至今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农村合作基金关闭以后,高利贷乘虚而入。利率市场化大大滞后,针对加入WTO以后的市场开放,去年下半年刚刚宣布要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今年初又退了回去。直到现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仍然十分有限,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除公开市场业务中的折借利率和回购利率,央行可以左右以外,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都无权决定,至于仅开市场操作,这是一个进步,但还很不够,一是进入市场交易的只有上千家金融机构,企业的个人不能进入,二是交易品种有限,只有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受到很大限制。如果银行业的改革不能时一步推进,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磨擦就会加剧,利率的作用会进一步扭曲,其在符号经济中作用的显现和在实质经济中作用的限制,会促使资金进一步流向符号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