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企业家著书立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3日 17:12 中评网 | |||||||||
张曙光 目前,很多企业家都在著书立说。这也许又是一种中国特色。据笔者所及,此事大概发端于90年代初,一个企业家出钱,一、两个学者出力,几大卷著作问世,开创了企业家著书立说、问鼎学术研究的先例。此后,此类事情日多,随之成风。一方面附庸风雅,读一个学位,有一个博士、硕士的头衔,另一方面有钱不够,还要有权、有名,权钱结合,问鼎
数年前,笔者在《随笔集》(1996,1999)“自序”中写了一段有关分工的话,曾经受到一位自称为“非主流经济学家”的严厉批判,斥之为“精英”经济学家无视人民大众,与强势集团勾结、为其辩护的“自供”(皖河,2001)。笔者冥颇不化,自今不悔。因与本文的论题相关,加之批判者采用“文革”手法,断章取义(删去了下文中的“大致”和“主要”,而加上了“只有”)和强加于人,现引述如下,供大家评析: “在现代社会中,大致有三个主要活动领域和三类人:一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二是科研教育单位及学者,三是企业组织及企业家。其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官员的目标是职位的升迁和权力的扩大,学者的追求是知识的增长和成名成家,企业家的目标是市场的份额和利润的增加。人们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地做出选择,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但以完全脱离前一领域为前提。根据我的观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面对信息爆炸、知识无限、变化多端的现实,心挂两头,劲用两边,一件事情也做不好。不仅如此,三个领域各有其道,各守其规,也各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在前两个领域,上下级之间的等级服从关系十分清楚,而在学术研究领域,自由思考、平等商讨则是其基本关系和基本规则,这与学术传承并不矛盾;学术成果的官方评价和社会(主要是大众传媒)评价虽然有其作用,不可忽视,但基本的仍然是学术评价和专家评价。三类人各显其能,各取其利,是分工和交易的要求,也是最有利和最有效的安排,以已之道、之规、之能、之利,干预和强求他人之事,强取和侵占他方之利,必然把事情搞糟,把秩序弄乱。结果是大家受损,社会受害”。 社会是有分工的,而且只有分工,才能专业化,才能提高效率,并形成规则和秩序,进而促进发展和提高。这是经济学的常识,企业家更是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企业经营者其所以能够成为企业家,首先要遵循分工原则,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如果企业没有做好,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和盈利减少,甚至亏损,而企业家本人却在著书立说,这就是失职,就是不务正业,即使书写得再好。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写好。既然写不好,那么,为什么要写,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如果真要写书,笔者建议,先辞去在企业中的职务,然后再去著书立说,以免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或者企业中的职务就是虚职闲差,有精力和时间看书学习、观察思考和撰稿著书,那么,也就称不上是什么企业家。这不是说,企业家不可以写书,而是什么时候写?写什么?怎么写? 首先,什么时候写?企业家当然可以对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就某些深有感触的事务发表一些简短的评论,评论多了,将其汇集成册,出个集子,是件好事,但是,著书立说,探讨学问,最好是在离开企业工作岗位以后。这里,杰克.韦尔奇可以说是一个范例,他经营通用公司20年,虽然发表过不少议论,但没有写书,只在离开CEO以后,他才着手整理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与此不同,我们的企业家大都是在任内写书,在工作岗位上写书。其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写了书,就搞不了企业,因为,写书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读书学习、反复思考和持续写作。在任内写书,必然顾此失彼,不是影响企业工作,就是影响著作的质量,更有可能是两者都做不好。事实正是如此,在笔者读过的这类书中,有的企业几近破产,有的企业惨淡经营,有的企业问题成堆。仅就写书而言,这有很多不利,因为工作繁忙,很多问题不能深思熟虑,很多文献也无暇阅读,甚至有很多表述都没有时间推敲,因而,不免产生很多问题。由于自己无暇顾及,于是,不是让秘书或者公司研发部门的秀才代劳,就是干脆找“枪手”来做,最后看看,稍事修改,或者看也不看,改也不改,就署上自己的大名出版发行。找“枪手”代写,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大学生做硕士论文,硕士生做博士论文,非本专业和非专长者来做专业要求很高的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反正“枪手”是为了赚钱,好坏是雇主的事情。让秘书和研发部门去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文责自负是要署名者负责的。秘书和研发部门的人既然都不署名,当然也就不会为其质量负责,因而也就不会真正为此而积极主动地下大功夫研究思考,即使有所发现,或者有一些好的思想,也不一定拿出来。只要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和闹大笑话就算尽到了责任。一些老总们写的书,其所以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甚至出现硬伤和笑话,其原因也在这里。因此,著书立说,必须亲自所为,千万不能代笔。这是企业家力所不及的。明知不能为而为之,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写什么?写自己最熟悉、有研究、有思考的东西。仍以韦尔奇著书立说为例。他写的是自己在通用20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写他如何创造和推行6个西格玛,如何创立听证会制度,如何重视学习和知识,重视思想和人,重视交流和创造,如何把通用电气公司从一个制造企业变成一个全球服务的提供商,把一个边界分明、等级森严的企业变成一个无边界的学习型组织,成为企业管理革命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杰弗瑞. 克雷默,2001)。与此有别,我们的很多企业家写书,写的内容不是本身所干的最熟悉的事情,而是很多宏大的论题,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解中国经济之迷,以及金融和投资理论之类。这就更使人产生疑虑。为什么不写自己所干的最熟悉的事情?看来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对自己所干的有关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事情不了解、不熟悉,因而无话写、无法写。为什么要选择一般性的宏大论题?因为宏大论题可以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大发宏论,指点江山。然而,宏大的论题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需要更多的研究思考。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你看过那么多与之有关的文献吗?你反复和认真地思考和研究过那么多的重大问题吗?你的时间和精力允许你这样做吗?既然没有和不允许,为什么要著书立说呢? 最后,写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搞清问题?为了提高自己?为了博取名声?为了进行炒作?为了掩饰经营的失误?在写作以前,最好能够想清楚。不要用那些为国为民的大话去自欺欺人;自欺也许可以,欺人难矣,因为你不可能一手遮天。著作一旦出版发行,就成为一件公共产品,任何人都可以说三道四,品头论足。不管话讲得多么尖锐、多么难听,你可以不听,也可以进行反批评,但不能不让人家讲话,只要没有人身攻击,没有冷嘲热讽,都应当真心欢迎,因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也不要以为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买来汽车和住房,买不来知识和学问,更买不来人心,在这里,钱是无能为力的,钱再多也没有用处。因为,对拥有者本人来说,知识是学习和劳动获得的,不是用钱买来的,能用钱来买的是他人的知识,可以为你使用,被你占有,但不是你拥有的知识。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包括交易),把别人的知识冒充自己的知识,这是侵权,把别人的错误和无知作为自己的错误和无知,则是错上加错和比无知更无知。因此,笔者以为,在任内著书立说,而且讨论的并非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中国企业家的光彩,而是中国企业家的悲哀。当然,责任也不全在企业家个人,现行的制度规则和评价体系鼓励人们这样行为,因而,企业家写书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不过,这种选择不仅成就不了理论家,反而葬送了企业家。 2002/11/11,于北京方庄芳城园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