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PI上涨的背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9:25 中评网 | |||||||||
张曙光 按照惯例,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1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表明居民消费物价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2%。根据今年的经济形势,消费物价的上涨率可能不会低于这一水平,但也不大可能超过5%。这是目前人们普遍的心理预期。
问题不在于3-5%的通货膨胀率本身,因为,根据历史的经验,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也许是利大于弊,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办法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不使其在其他方面产生过大的不利影响,更不要使之变得无法控制,而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在经济运行中,价格水平是个名义变量,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名义变量的变化,而且会影响到实际变量的变化。因此,必须从这两个方面来把握。 价格水平的上涨,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货币和利率。这需要从存款和贷款两个方面来观察。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25%,超过3%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使存款的实际利率变成负值,新的扭曲已经显现。这是很不利的,如果再加上利息税,必然会对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明显影响。虽然居民储蓄的高增长不见得完全是好事,分流是必要的,目前的股市看涨,各方面又在动员和鼓励资金入市,负利率有利于股市牛市的形成。然而,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也是有风险的,更何况分流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因为储蓄存款是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的情况下,我国银行还能照常运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居民储蓄的源源不断的流入。 目前我国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为5.31%,国有银行的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70%左右,由于银行经营的低效率,高达4个多百分点的利差,有的银行还不能盈利。而物价的上涨又使企业使用资金的实际成本明显下降,这就会刺激企业增加贷款的积极性。鉴于去年货币供应和贷款增长过快,央行确定了今年M2和M1增长17%以及新增贷款2.6万亿元的货币调控目标,如果利率不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央行的操作空间不大,可用的工具也很少。而提高利率又会遇到另一个重大问题。目前,美元的基准利率是1%,本外币利差为正。美元走贬,美联储前几天宣布息口不动,提高本币利率必然会加大热钱内流套利,进而增大汇率升值的压力。央行采取增发票据的办法进行对冲,由于利率过低(2.4617%)而多次流标,何况票据的发行数量与要对冲的货币数量相差一个量级。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分析和权衡的两难抉择。决策正确,中国经济可能是有惊无险;决策失误,其后果很难设想。 价格水平上涨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收入和消费。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减少和消费的下降。由于价格上涨幅度和收入增长速度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其影响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今年1月份,农村消费物价上涨了4.4%,而城市上涨了2.5%,前者是后者的 1.76倍,但是收入的增长却倒了过来,去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4.3%,城市是农村的2.16倍。二者结合起来,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高达3.8倍。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要内容,这完全正确。但如果不注意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差别,其效果可能是事与愿违。 申而论之,改革开放25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确实有了很大的增长,然而,进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几乎未动,有的甚至还有所下降,且不说因种种原因截留和欠发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在价格走低的情况下,农民工的生活和消费维持在很低的水准上,而价格上涨对他们的影响是明显而巨大的。要知道,工资越低,收入越少,再加上价格上涨,不仅消费的数量少,消费需求上不去,而且劣质消费也多,生产质量和技术水平也难以提高,我国就有陷入"发展-穷困"恶性循环的危险。当然,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硬要企业提高工资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政府还是拥有进行调节的手段。目前,进城农民工的培训很少,工厂的劳动条件和卫生条件也很差,有的甚至为了压低劳动成本而不惜牺牲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这是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一个领域。在提供基本培训的同时,监督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卫生条件,使低工资发生分化,借以促进收入增长,消费市场就可以扩大,品质就可以提高,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能够提升,就可以形成发展和富裕的良性循环。 2004/02/18,于北京方庄芳城园寓所 通信地址:北京方庄芳城园二区四号楼1905室,邮编:100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