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分析 > 正文
有消息称降息已成定局 “双刃剑”利弊俱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2月03日 14:01 经济观察报

  本报特约撰稿李文川北京报道

  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尽管不断有否认即将降息的说法,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年内降息已成定局。

  “我们已接到了上面通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马上要下调,你如果要买保险得趁早,到时候等消息公布后保险就得涨价了。”近期,不少人寿险公司业务部的保险代理人员格外繁忙,不停地拨打电话,发布银行“降息”消息。

  记者就此向人行有关人士咨询,该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降息消息。他介绍,以往接到类似消息,都是在前一天快下班时得到文件通知,然后紧急传达给商业银行并印发公告公布于众。

  是走漏了消息,还是个别保险人员的不实花招?目前仍难确定。惟一可以确定的是:降息作为保险促销手段这招灵——一些保险机构近来每天的业务量已是往日的一倍以上。

  时下,关于人民币利率要降的传闻不少,与上述传闻不谋而合的是债券市场的表现。如果按照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的有效市场理论,降息最大的受益者是债券,而近期2001年记账式(七期、十期)国债因受降息影响预期收益增高都放出成交巨量。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通货紧缩加剧,再次降息的呼声明显多了起来。虽然有关方面不久前曾明确表示,中国预防通货紧缩的措施有许多,降低利率只是其中一种。

  能够证明市场关于降息传闻绝非空穴来风的还有高层的态度:国家信息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由于民间投资跟进缓慢、投资效率较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出口状况短期内难以改观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针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有可能出现的现象,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专家建议,如果今后还是负增长,央行可考虑对存贷款利率作小幅下调。报告明确表示,尽管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但能起到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表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9·11事件后,估计今年内全球的货币态势将进一步松弛,这可能对我国利率的总体水平产生向下的压力。”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已加入WTO,今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在全球各国纷纷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情况下,为了让中国经济列车运行不减速,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利率下调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降息空间仍有但不大

  人民币名义利率自1996年5月1日以来连续7次降息,已处于历史低位。以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例,目前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为2.25%,扣除利息税,实际上年利息率仅为1.8%。可以说,名义利率进入了近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利率已降到了谷底,一般不会再降了。但是,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中国也连续9次降低境内外币利率,使得人民币与外币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息差。另外,由于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内经济的增长也有减速的迹象,因此产生了希望政府动用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的要求。

  先看国内,今年前三季度GDP呈增速减缓趋势。官方统计显示:在上半年GDP7.9%的增长中,按不变价格计算,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34%和-11%。1至9月,我国的外贸出口仅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增幅剧降了28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仍将在低位徘徊,全年净出口对GDP增长幅度的贡献仍为负值,因而扩大内需的压力明显加大。

  今年1至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而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6%,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9月份下降了0.1%,这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第一次出现下降,还有作为反映物价的先行指数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批发价格指数,已经于今年的五六月份先后变成负值,这种趋势似有愈演愈烈之势,通货紧缩抬头不言而喻。这为利率的下调创造了应有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

  当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2.25%,考虑到利息税的因素,再剔除1%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仍达0.8%,反映货币利率仍是正数。金融分析家认为尽管空间有限,幅度较小,进一步降息对经济刺激的作用越来越小,利率下降的直接效应不可估计过高,但作为一个政策信号,对经济运行产生的总体效应却是不可低估的。采取这种货币政策至少可以向社会清楚传达一个信号:宏观决策部门正在认真关注经济现状,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信心。

  实际上,今年以来市场利率的下降已先于政策作出反应。6月6日发行的15年期国债利率为4.69%,10月22日发行的20年期国债,利率只有3.85%。国债发行利率的下降,是整个市场利率下行最重要的信号,由此导致交易所国债现券市场交易品种的收益率整体下降。截至10月31日,现券平均收益率从上月末的3.39%下降到3.021%。这虽然并不代表现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却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市场预期。

  降息是一把“双刃剑”

  降息的好处是给社会特别是企业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从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率背景出发,适当下降存贷款利率有其内在依据。但是,利率下调是把“双刃剑”,舞不好不仅难以达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反而可能导致其它问题的发生。这主要表现在:

  利率下调有可能难以刺激消费需求。1996-1999年间,我国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但就刺激消费需求扩大而言,功效甚微。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虽然数额巨大,但这些资金主要不是用于日常消费,而是用于保障未来消费(如购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即便存款利率再降低,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说,也很难将这些资金用于日常消费以使未来消费处于缺乏保障态势;其二,虽然我国多年推行消费贷款,但贷款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依然相当低,且绝大多数居民仍未接受“负债消费”的理念,因此,贷款利率下调能够刺激的消费需求极为有限。

  利率下调有可能难以刺激投资需求。目前虽然对一些企业来说资金短缺,但对另一些企业来说资金相当富余。央行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1998年以来,企业存款快速增加,这说明就总体而言企业不缺资金。目前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可供投资方选择的投资项目供给严重不足;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性资金来源,因此,缺乏申请贷款的能力和足够的投资能力。而这些问题不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所能解决的。

  利率下调将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运作带来更多难点。到2001年7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存贷差达到2.7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有大量闲置资金,而且意味着巨额利息收入的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存贷款利率降低幅度不当,将进一步扩大这些机构的运作难度,甚至可能引致其它问题发生。

  因此有观点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货币政策已经不灵了,我国已陷入了“流动性陷阱”。也就是说,即使把利率降到零,也不能使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得到增长。但一些资深金融分析家并不这么看,他们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出发认为,尽管流动性陷阱是需要警惕的,但现在中国货币政策处于流动性陷阱中则可能是一种误解。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利率是受到控制的,至少在理论上,利率是可进一步下降的,而且并没有发现由于利率下降导致银行存款大幅滑坡的情况。他们建议:如果选择继续降息,那么幅度尤其是存款的降幅就不应该偏小。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降息是万能药吗?业界认为其对股市影响最弱 (2001/12/01 11:05)
热点聚焦:人民币降息空间不大 (2001/11/30 09:41)
国债利率接近存款利率 专家称降息势在必行 (2001/11/29 16:49)
香港媒体:央行拟12月中旬降息 主减贷款利率 (2001/11/28 11:09)
利率下降0.5百分点 降息预期影响债市利率 (2001/11/28 10:56)
专家:如果人民币降息 百姓生活会受哪些影响 (2001/11/25 13:48)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董辅礽称我国有降息需要 (2001/11/24 10:36)
板块分析:如果降息金融股能爬多高? (2001/11/24 09:53)
经济专家称中国的降息空间十分有限 (2001/11/23 09:46)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VIP邮箱!
:通讯手机信号增强
   联信注会考前辅导
   圣诞大型联谊活动
   二手车园区招商
   走向世界英国留学
   无线网络产品分销
:智能化生态小区
   要订房 找欢旅
   唯有服务永恒不变
   见过那么便宜的吗
:日上通讯诚招代理
   南方人才市场培训
   国际汽车驾驶证
:东方神州招合作
   美芝培训中心
   护喉舰招广东代理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河西出国留学服务
   靖江市森诺空调
:最新飞行器广告
   出国留学的摇篮
   良美神奇的魔手
:替您着想对您负责
   超凡家装久经锤炼
   世纪通汽车俱乐部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