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以后,中资银行将如何面对激烈竞争?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12月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银行家汇聚深圳,就中国金融法规、政策及监管手段如何与国际接轨,入世后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中外银行合作的途径与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马德伦指出,加入WTO后,可以预见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会
产生十分激烈的竞争,外资银行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高投入、信息科技、管理技术、激励机制等手段加快进入中国,会与中资银行挖人才、争客户、抢市场。他表示,为了应对这种竞争,中资银行除了要迅速改革产权制度、进行内部完善、加强外部管理外,最重要的是不要抱原来的想法,心里老想依赖政策上的优惠或保护。只有在心理上自立,然后才能在行动上自强。
马德伦认为,在当今的中国内地,现有的中外资金在市场份额上的分配,其实并不是完全竞争的结果,而是在不充分的竞争条件下产生的。目前,在我们银行业的总资产中,外资银行占了不到2%,这就是不充分竞争的一个结果。
在世界排名前1000家大银行中,中资银行有14家榜上有名,很多人对此感到自豪。但是,从中资银行的税前利润、利润增长、资本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方面来说,我们是落在后面的。因此,规模并不代表实力。在我们看到规模优势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在规模优势掩盖下的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方面。比如说,在机构方面我们的银行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1万多个,遍布全国城乡,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在管理上,越是基层的地方,管理越差,出的问题也越多。
目前,外资银行虽然只有191家,但其营业机构主要集中在国内20个大城市,特别是集中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市场份额上,虽然外资银行总的份额较小,但在一些中心城市,外资银行占领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小,如在上海、深圳、厦门,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分别占到50%、65%、35%。
马德伦认为,中国银行业有60%的利润来自于10%的优质客户,而这10%的优质客户必然是外资银行亟需争夺的焦点。因此,中资银行不能再依靠政策优惠“吃饭”,必须完全早日走向市场。
中国入世后,银行业是最先受到冲击的行业之一。中资外资银行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双赢,成为全球银行家关注的问题。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