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1月28日电 (记者姬云程王晓梅) 又到冬天,又要供热。我国最北端的省会城市哈尔滨,注定要承受更多冰与火、冷与热的考验。
道外区居民刘振英家的暖气至今是冷的,一家老小围坐在一只电暖器旁相对无语;市政府新设的供热投诉电话很“热”,自公布之日起就铃声不断;跑断了腿的热费收缴员,吃到的却多是闭门羹;供热企业的大锅炉在等煤下锅,而买煤的钱却捉襟见肘。而此时,距市
政府规定的供热开栓日期已过去了将近一个月。
事关群众冷暖,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供热问题高度重视,近日专门成立了推进城市供热工作领导小组,促开栓、抓收费、保室温达标,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市民感到温暖。
越来越严峻的城市供热形势,使越来越多的哈尔滨人意识到:传统的供热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受热方:有钱也拖着不交
哈尔滨市的冬季供暖时间长达180天,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供热面积5000多万平方米,每年应缴热费9亿多元。但到目前为止,全市各供热单位仅收缴热费2亿多元,占应收款的22.1%。
调查显示,哈尔滨市的热费收缴率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收缴难度越来越大,历年陈欠的热费已高达9亿多元。在不交热费的单位和个人中,固然有一些确属经济上比较困难;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明明有钱的单位和个人,仍以种种借口拖着不交。
按照哈尔滨市的有关规定,在政府确定热费标准及供热时间后,由供热企业向居民供热,但居民只需交纳10%的热费,其余的90%则由居民所在单位承担。在这种交费体制下,供热企业、受热居民和交费单位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三角关系,责、权、利不统一,信用关系十分脆弱,又缺少相互制约的手段,从而为一些单位和个人逃避交费责任开了一道方便之门。
同时,开栓不及时、设备出故障、供热质量不达标等供热单位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些交费单位和居民不愿交费的重要因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单位和个人仍固守“热”是纯粹福利的旧观念,他们抱定这样一种观点:无论如何政府是不会让老百姓挨冻的。
供热方:借钱也必须开栓
政府的确不会让老百姓挨冻,过去采取的主要办法就是千方百计让供热企业开栓,尽管这些企业有许多已是债台高筑。
哈尔滨锅炉供暖有限责任公司是哈尔滨市最大的供热企业,承担着全市11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今年企业花了很大精力收缴热费,但到现在也只收上来17%,燃煤储备只有50%,最多能用到元旦。
总经理程德和无奈地说:“老百姓要温度,政府要安定,供热企业只好做出牺牲。”他介绍,由于大量热费收不上来,这家固定资产只有2000多万元的企业,负债额超过两亿元,已到了借贷无门的地步。
即便像锅炉供暖公司这样的大型国有供热企业,如今也未能百分之百开栓。而对于一些小型的非国有供热企业来说,政府号令的效果则更要打折扣。
黑龙江省台胞公司是一家集体性质的开发兼供热企业,由于其所辖的台胞小区今年热费收缴率只有1%,700多户居民至今没有开栓供热。公司经理陈立明说,去年公司为保供热已卖掉了两套商品房,今年是无论怎样也没钱买煤了。
据市供热办提供的情况,巨额的热费陈欠使全市半数以上的供热企业出现亏损。截至目前,全市的燃煤储备率只有不足60%,供热生产难以为计,供热设备带病运行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改革:恢复“热”的商品属性
热费收缴困难造成供热企业处于困境,供热企业不能正常开栓进一步加重了热费收缴的难度,政府的干预虽可暂时缓解矛盾却更增加了受热居民和交费单位对政府的依赖。如此恶性循环,真正的受害者则是那些住不上暖房子的城市居民。
哈尔滨市主管城市供热的副市长赵书然说:“导致城市供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现行供热管理体制,而通过改革重新建立‘热是商品’的观念,则是摆脱供热困境的唯一出路。”
当地的城市经济专家为供热体制改革开出了“药方”:
——取消供热收费的单位报销制度,改暗补为明补,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居民个人承担热费的比例。通过建立责、权、利统一的产、供、销关系,使“热”真正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让“花钱买热”成为百姓的自觉行动。
——建立城市供热保障金制度,以部分特困企业职工及属于社会救济的贫困居民为主要福利救济对象,通过政府行为保证城市的贫困居民也能住上暖房子。
——通过管网改造变现在串联供热为分户供热,从技术上解决目前交费者和不交费者要么同时受热,要么同时挨冻的尴尬局面,不给那些有钱不交者搭车受热的机会。
——加快供热企业的改革力度,鼓励那些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提高服务水平、降低供热成本而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迫使那些规模小、资质差的供热企业自动退出市场。
据哈尔滨市推进供热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伍岳介绍,市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眼下这种部分居民冷、供热企业烦、政府部门累的局面,有望不久得到根本的扭转。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