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宁
如果把今天作为时间点,事关“招商引资”的各类贸洽会、交易会、博览会、高交会,进入11月以来便多达150场。
150场,只是笔者依据各类媒体报道的大概统计,事实上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在这
些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中,层次高的有省(区、市)级政府主办的、有省会(首府)城市举办的;一般级别的也起码由地级市或县(区、市)级政府来操持。因为冠以“招商引资”的头衔,“五花八门”的“节”也因此派生:柚子节,是西部某县的特征;苹果节,是华东某市的典型;而荷花节,则是苏北某县的“拿手好戏”。
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壮大实力,是各级组织和官员反复强调和倡导的,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些地方,举凡招商的运作思路、引资的操作办法,不知当局者如何才能拿捏得当?
“到××市投资办企业,3天内办妥营业执照,企业所得税一年内免征,3年内减半,3年后比内资企业低15%”。这段文字引自某博览会上××市为了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政策。
上述优惠条件中,3天内办妥营业执照一说,让人尤感困惑。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嘛,就得提高效率。但从核准企业名称和发照这一条龙,3天够用吗?当然,让投资者轻松是好事,政府职能部门就得24小时不停的忙了。特别让人定睛的是,许诺在一年内、3年内、3年后这3个时间段对企业免征或减征所得税的规定,且慢说,再严肃一点,这话万万讲不得。原因有二:
一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仅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制定了税收的优惠政策。在招商引资这样的大型活动上,对所有投资者均许诺税收优惠,是绝对的“土政策”,有“惑人”之嫌。
二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将对所有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可以预料,不,可以准确地说,“国民待遇”的重要表现即对中外投资者一视同仁。在税收问题上,投资者将执行同一税率。对于这一点,国家税务总局发言人上周已对媒体公开发表谈话。
仅仅是一个税收问题有必要用几百字的篇幅颠来倒去强调吗?有必要。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不管是国外投资者,还是境内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一个地方的税收政策。对于投资者来说,税收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至为重要,因为一个百分点的变化牵涉数万美元或人民币的多少。
当然,投资者关心的还有包括政府行为在内的投资软环境(限于篇幅,不展开此话题)。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也有共性。从近两年媒体披露的弄虚作假、谋求政绩;盲目引资、铺张浪费;急功近利、不计后果等种种负面案例,当引起足够的警醒,当再次摆上决策者的案头。
行文至此,看到××市日报一篇报道,称刚刚结束的高交会成交40多亿。不知一年过后,这40多亿能挤去多少水份?这个地区的领导不妨提前一年关注4个问题:利用外资合同项目是多少?协议项目是多少?合同利用外资是多少?外商直接投资是多少?对多少的回答,与这个地区领导的政绩紧密关联。否则,当身为领导者的你在大会上讲,我们的开发区离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而投资者出行为何用了1个多小时?当身为领导者的你找到答案时,投资者已将美元汇入他乡的帐户,因为身为领导者的你所说的20分钟,是因为身为领导者的你出行时,有警车开道。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全新推出周星驰电影短信游戏
    订娱乐、社会新闻 中手机大奖
|